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媒熱評“習蕭會” 稱習近平展“知臺派”彈性

2013年04月09日 14:26 來源:中新社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灣各報9日不吝篇幅聚焦“習蕭會”,併發表評論。

  《中國時報》的社論指出,“習蕭會”8日在海南博鰲登場,對兩岸關係發展具有相當的重要性。習近平在此次博鰲講話中提出“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要進一步深化兩岸互利合作,促進兩岸和平發展。未來推展兩岸在貿易、關稅、貨幣等領域的全面合作,才能逐步實現兩岸共同市場的理想,為兩岸進一步整合的遠景奠定堅實基礎。

  《聯合報》整版報道“習蕭會”,該報還發表兩篇分析文章認為,兩岸關係進入“深水區”,大陸方面強勢主導,臺灣方面不能坐等讓利;中共十八大報告首提兩岸在未統一前,對兩岸政治關係作出合情合理安排,這次習近平提出“兩岸可以適時務實探討經濟共同發展、區域經濟合作進程相銜接的適當方式和可行途徑”,需要雙方更多互信。

  《工商時報》的相關報道認為,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與臺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榮譽董事長蕭萬長見面時,對臺灣方面欲參與區域經濟“釋善意”;習近平展現“知臺派”彈性,今年兩岸間的對話議題,可望步入新階段。 

  臺《經濟日報》發表社論稱,博鰲亞洲論壇開幕,習近平與蕭萬長進行歷史性的“習蕭會”,進一步促進了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與經貿交流。臺商過去20年已在大陸建立灘頭堡,應可藉轉型機會,搶得有利商機;另一方面,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後續“服務貿易協議”即將收尾,並預期在未來幾個月內簽署,如果設計和運用得宜,配合大陸政策支援進口的政策,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有可能成為臺灣對大陸擴張出口的主要途徑。

  《旺報》9日在頭版頭條位置,登載“習蕭會”的大幅照片,文字副題為《習近平談兩岸關係:能謀勢者必有所成》。該報一篇“旺報觀點”文章認為,8日的“習蕭會”,雙方確實在兩岸經貿議題上取得最多的共識,特別是臺灣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習近平允諾適時務實探討可行途徑,在大陸新一屆領導人上臺後,兩岸經貿交流有了好的開始。

  4月8日,習近平在海南博鰲會見蕭萬長一行時強調,“肯取勢者可為人先,能謀勢者必有所成”,對海峽兩岸中國人來説,重要的是真正認識和切實把握歷史機遇,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攜手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共同開創中華民族美好未來。習近平並對促進兩岸合作提出4點希望。(記者 董會峰 鄭巧)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