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灣老人在京登山失蹤 警用直升機兩度搜救未果

2013年04月07日 08:05 來源:北京晨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來自臺灣60歲的董先生,清明節當天獨自一人到門頭溝清水尖附近登山,至今未歸。昨天,他的兒子、女婿已從臺灣趕來參與搜救,數百名救援人員連續搜救兩日,警用直升機也兩次巡航,仍無蹤跡。黃金救援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救援隊員表示此前有被困4天獲救的先例,救援行動不會停止。

  老人失蹤已兩天兩夜

  昨天上午,安家莊村民李大爺看著眼前來來往往的救援人員,也顧不上再收取停車費。“大家是來救人的,我不收費”。

  4月4日上午8點多,李大爺遇到了第一個來登山的老人。“他把車停在109國道邊上,一看就是來過這裡,知道停車場要收費”。老人經過收費崗亭時,李大爺叫住他問要去哪,“他就説‘上山!’”李大爺回憶,老人的回復很生硬,頭也不回地往前走,雖然按照規定每個進山的遊客需要交2元的衛生費,但李大爺不想惹麻煩,也就沒再追著老人收費。

  李大爺稱,下雨後,他走的時候老人也沒回來,那輛奧迪A4還停在路邊。直到第二天來上班,李大爺看到很多警察,才知道老人已經失蹤。最後見過董先生的是個山上植樹的工人,時間是在當天中午下雨前。

  連夜搜尋隊員崴腳不下火線

  壹基金綠野救援隊的海貓介紹,4月5日一早,救援隊接到董先生子女從臺灣打來的電話,保姆發現董先生4日沒回家後通知了其子女。救援隊員集結後趕到現場後,和公安、消防以及藍天救援隊等多支救援隊伍一同開展搜救。

  救援人員在停車場外的應急指揮車上設立指揮部,制定了向清水界、清水澗、清水尖、十八潭、大臺方向的搜救路線。為了能儘快找到董先生,救援人員夜間也沒有休息,有的隊員從昨天淩晨上山,直到昨天中午才下山,整整搜尋了12個小時。

  一名藍天救援隊的隊員在下山時,不慎滑倒扭傷腳腕,但為了不影響隊友搜救,自己咬牙忍痛走了3個小時才返回大本營。但他並未返回城裏就醫,只簡單做了處理,“人手比較緊,我雖然上不了山,但還能在這裡幫點忙”。

  警用直升機兩度搜救

  在地面搜救的同時,警用航空直升機也加入到搜救行動之中。昨天淩晨5時30分,一架警用直升機從警航基地起飛,在走失人員有可能出現的區域進行空中盤旋,兩個小時的飛行沒有收穫。上午8時30分,警方再次出動兩架警用直升機編隊起飛,為了方便營救,其中一架直升機上還搭載了兩名999急救中心的醫務人員,準備隨時發現隨時急救。無奈直升機仍未能發現董先生的行蹤。

  中午時分,新增援的武警官兵8人一組,每組配上一當地村民做嚮導,一救援隊隊員做技術指導,分成三組進山搜救,至此進山搜救的人員已有200余人。記者跟隨一組救援隊員進山,這裡的路段比較難走,上下起伏較大,訓練有素的救援人員很快就消失在遠處,但即使如此,搜尋往返也需要七八個小時,體力消耗很大。一些隊員的手在搜救中被荊棘刺破,鮮血直流。

  家人從臺灣趕來參與搜救

  在山路上,記者遇到了兩位有臺灣口音的年輕人,個子瘦高的是董先生的兒子,另一位是其女婿,他們前日從臺灣火速趕來。尋父心切,兩人也參與到搜救中。“我從小就陪爸爸一同爬山,他的登山經驗很豐富。”小董説,父親的身體挺好,平時很喜歡爬山,如果他在北京就不會讓父親一人來爬山,“他前不久來過這裡一次,沒爬成,這次繼續來爬”。董先生希望父親平安,但現實又讓他非常揪心,在山上大哭起來。

  民警調查得知,董先生是一家在京註冊並有辦公地點的臺灣企業老闆,平時往返于兩岸,時常在京居住。保姆告訴警方,董先生當天上山只帶了橘子、雞蛋和兩個包子,除登山杖之外也沒有其他裝備。搜救人員曾在山上發現有橘子皮和雞蛋皮,懷疑是董先生留下。為了獲取更多線索,董先生的家人通過警方找來開鎖公司,打開了奧迪車的車門和後備箱,不過後備箱內除了登山手套等物品外,沒有其他異常。

  繼續擴大尋人範圍

  搜救人員表示,山上雖然岔路較多,存在董先生迷路的可能性,但大批人員進山搜索無果,迷路的可能已經變小。最讓救援隊員擔心的是董先生發生了滑墜,掉落山谷搜尋起來就比較困難,“他穿著墨綠色外套、藍色褲子、棕色登山鞋,這在山裏就如同天然的偽裝色,很不起眼。”救援隊員表示,目前還未超過救援的黃金72小時,搜救不會停止。

  家人反映董先生比較好強,而且不喜歡走尋常路,救援隊員表示今天的搜救工作將以非正常路段作為搜救的重點,也會通過索降下到斷崖等危險地區搜索。另外,救援隊員建議家人求助專業人士破解董先生的電腦密碼,查看他的聊天記錄等資訊,尋找更有價值的線索。

  經過救援指揮部研究,今天的搜救工作將從清晨開始,附近的派出所民警將到各村落排查,擴大尋人範圍。現在最讓人擔心的是山中的氣溫,對於一個60歲的老人來説,夜間0C的低溫是一大考驗。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