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薪資差距大 臺灣金融業者樂於赴港工作

2013年03月18日 08:42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3月18日消息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臺港金融業薪資差距大,曾在臺銀待過,目前在香港花旗銀行工作的臺大畢業生史丹力直言“回不去了”。他計劃在香港再工作兩三年、拿到香港居民身份之後,就去上海工作。

  35歲的史丹力臺大畢業、之後到美國念企管研究所,畢業後曾在臺灣某銀行工作。2008年金融海嘯後,在研究所同學引薦下,到香港工作,開啟他的新人生。

  史丹力説,香港是金融重鎮,需要從全球募集資金,因此位於香港中環的全球性大型投資機構,會從各地挖角當地人才到香港,粗估任職中環金融圈的臺灣人超過千人。

  他形容,臺灣金融業是“孤島求生”,什麼資源都沒有,大家只想著要存活下來。反觀香港金融業是“軍備競賽”,各銀行把資源全都賭上,要憑實力轟轟烈烈幹一場。

  “在這裡,沒有年薪千萬元(新台幣,下同)都稱不上是高薪”,史丹力表示,説馬英九女婿蔡沛然年薪約450萬,可能是低估了些,畢竟“哈佛畢業+投銀”的組合,薪資不可能差到哪。

  史丹力説,臺港金融業薪資差距不到三四倍,但兩三倍絕對有,他身邊不乏從臺灣到香港金融圈發展者,會離鄉背井,説穿了還是薪資。

  史丹力説,臺灣的金融政策與環境若再不鬆綁,只會愈做愈小,到時離鄉背井的人只會愈來愈多,他身旁就有太多優秀人才,都是不堪臺灣的低薪,選擇到香港金融圈工作。

  是否會回臺灣?史丹力“呵呵”兩聲,直言難度很高,如果真有機會回臺灣,大概就是賺夠退休金後,回臺灣去養老。

  史丹力的計劃是再工作個兩三年、拿到香港居民身份後,到大陸去工作,“那裏會是下一個戰場”。至於臺灣,勉強列得上養老規劃之一,早就在他未來的職場生涯缺席。(台灣網 朱煉)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