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業界專家:臺灣有望成為第二大人民幣離岸中心

2013年03月15日 08:18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首屆臺灣經濟高峰會14日在臺北舉行。與會多位金融業人士、專家學者認為,臺灣和大陸歷史文化淵源深厚,經貿關係緊密,而且人居環境極佳,有望超越新加坡成為僅次於香港的第二大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

  渣打集團行政總裁冼博德説:“臺灣在發展人民幣業務上已建立了其舉足輕重的定位。隨著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及企業使用人民幣作為主要清算貨幣,我們預期臺灣有絕佳的潛力發展人民幣業務。”

  兩岸貨幣清算合作機制啟動後,臺灣首批46家金融業者2月6日正式開辦人民幣業務,受到民眾熱捧。截至3月1日,臺灣外匯指定銀行(DBU)人民幣存款餘額已突破百億元(人民幣,下同)。

  渣打銀行近日發佈的報告預計,到今年底,臺灣有望蓄積1000億元至1500億元的人民幣資金池。星展銀行的評估與此接近,認為這一數字將在2014年初達到1400億元,相當於臺灣本地存款總額的2%。

  目前,人民幣是全球排名第14位的支付貨幣,香港、新加坡和倫敦的離岸人民幣市場規模的比例分別為81:11:8。臺灣因為跨境人民幣業務剛剛起步,所佔份額還很低。

  冼博德表示,毋庸置疑,香港將成為離岸人民幣交易樞紐。但相對於新加坡,臺灣擁有自身獨特的優勢——與大陸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淵源和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且臺北環境宜人,將吸引眾多金融機構和人才移居於此。

  英國《金融時報》亞洲總編輯戴維皮林也表示,臺灣是科技公司的重要樞紐,更是開發中國大陸市場一個日益重要的門戶。“臺灣的經濟規模比新加坡加上香港還要大,應該得到更多的關注。”

  不過,與會人士也指出,臺灣要想超越競爭對手崛起為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還需要在金融政策、投資環境等方面作出更多努力。

  2013台灣經濟高峰會由英國《金融時報》與渣打銀行聯合舉辦。在一天的會期裏,300多位企業家、金融業人士和專家學者圍繞“臺灣經濟成長與競爭力”的主題展開討論,並將特別關注人民幣國際化和臺灣企業創新等議題。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