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兩岸電商“零距離” 廈門可否爭當物流轉机地?

2013年03月14日 09:36 來源:東南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北的曾先生經常到廈門出差,他到廈門的第一件事,就是與好朋友陳小姐會面,互相交換幫對方網購的商品。在曾先生與陳小姐背後的,其實是一支龐大的網購親友團,他們迫切需求的是兩岸電子商務的零距離對接,從而實現“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在目前兩岸訊息仍不對稱的情況下,作為擁有海西先行先試優勢的福建,可以思考建設一條與臺灣電子商務先行對接、進而輻射整個大陸地區的通路。

  兩岸特産互通有無

  導報記者了解到,曾先生從臺北帶過來的,有時是“美麗日記”面膜、“寵愛之名”化粧品,有時是金門高粱酒、臺灣煙,還有時是防蚊蟲的“小不叮”、緩解胃病的金十字胃藥等;從廈門帶回去的,有時是整箱的廣東黃飛鴻花生、四川的燈影牛肉,有時是藏紅花、保健茶,以及茶樹菇、乾貝、梅菜等特産。

  所以每個月,曾先生都會在QQ上與陳小姐交換訊息:“我10日過去,你需要帶什麼?”“我需要你幫我網購某地産的某商品。”他們會互相向對方推薦當地的特産,比如臺灣的化粧品、保健藥品,比如閩西八大幹……

  因為經常發佈臺灣貨訊息,並能弄到貨真價實的臺灣商品,陳小姐在朋友圈裏攢了不少“好人緣”。

  “像廈門的漆線雕、寧德的瓷器、安溪的茶葉等,都是很有希望通過電子商務向臺灣行銷的産品。”廈門網路零售協會秘書長邱靖告訴導報記者,雖然目前兩岸電子商務的渠道還未全面鋪開,但線下經常會有許多行銷交流的展會,消費者趨之若鶩,一旦兩岸電子商務 “打通關節”實現零距離銷售,對於兩岸網購業者與用戶,都將是一個福音。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