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國家發改委主任:積極創造條件 加強兩岸經濟合作

2013年03月06日 16:07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3月6日北京消息 3月6日上午10時,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張平在回答臺灣記者提問時指出,大陸將積極創造條件,鼓勵臺灣的企業到大陸發展,也同樣鼓勵大陸企業到臺灣去發展,兩岸的經濟互有優勢,能夠實現互補。

  臺灣《經濟日報》記者提問:目前大陸的政策以擴大內需為政策的主軸,請問張平主任今年在刺激內需方面有沒有進一步的刺激政策?臺灣有很多優質的産品希望能夠進入到大陸,來拓展大陸的內需市場,不知道張平主任怎麼看待臺灣在大陸擴大內需的時候可以扮演的角色。另外在臺灣産品方面有沒有進一步的扶持或者鼓勵的政策?

  張平表示,擴大內需是我們的戰略基點,經濟發展的戰略基點,是我們必須長期堅持的方針。我開始就説過,我們之所以能夠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取得這樣的偉大成就,靠的就是擴大內需。這一個方針是我們長期要堅持的。

  張平指出,擴大內需重點是兩個方面:第一,發揮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第二,發揮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關鍵作用。而且從我們過去兩年的實踐來看,我剛才説到的我們需求結構的變化,不僅僅是內需發揮了作用,而且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這兩年超過了投資,這是社會關注的,也是我們努力的目標和期盼。去年消費的增長拉動經濟是51.8個點,投資是50.4個點,消費超過了投資。在今年乃至今後一個時期,我們要繼續發揮消費在促進經濟增長中的基礎作用。

  張平談到,溫家寶總理昨天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有四句話,我想再重復一下:擴大居民消費要在提高消費能力、穩定消費預期、增強消費意願、改善消費環境上下功夫。這四句話就是我們工作中要努力採取的措施,要做好的工作。首先是提高消費能力,提高消費能力就是意味著要增加居民的收入,讓老百姓有錢花。我們要採取正確的政策來擴大就業,對於企業的職工工資要能夠建立正常的和勞動生産率提高相適應的增長機制。

  張平表示,要千方百計增加農民的收入,現在農民的收入除了外出務工之外,在家庭經營上我們今年要繼續提高農産品的價格,這都已經對社會公佈。只有增加了居民收入才能夠提高消費能力,包括我剛才説的收入分配製度的改革。

  張平指出,二是穩定消費預期。就是要讓老百姓敢於花錢,最重要、最基本的措施就是要完善我們的社會保障制度。否則的話,老百姓有錢不敢花,存了錢養老,存了錢給孩子讀書。我們社會保障、醫療、養老這一些基本的制度要進一步的完善,水準也要隨著經濟的發展不斷地提高。九年義務教育免費,學前教育,高中和大學階段的教育對困難的家庭要實行補助、支援。

  張平説,總之要讓老百姓敢於花錢,穩定消費預期,增強消費意願,我們要培養新的消費熱點,包括像文化消費、旅遊消費、養老消費,包括節能、綠色消費,讓老百姓願意花錢。最後是改善消費環境。包括我們的産品品質要讓老百姓放心,市場的經營要規範有序,要加強對市場的監管。我們增強消費增長的拉動作用,應該在這幾個方面下功夫。

  張平強調,投資在拉動經濟增長中發揮著關鍵作用。我們國家還是一個發展中的國家,我前面也説到工業化、城鎮化、資訊化、農業現代化都還處在一個深入推進的過程中,我們國家還有很大的投資需求。如果我們的記者朋友到中部地區、西部地區、農村和各個方面去走一走、看一看,改善人民群眾的生産條件、生活條件,我們還有很多的事情要做。投資還有很大的空間,關鍵是選好投資的方向,就是要優化投資的結構。

  張平説,我們現在把投資的重點放在改善群眾的生活條件上,安居工程和農村的危房改造,學校、醫院的建設上,就是改善群眾的生活條件、公共服務的這些條件。繼續加強“三農”,我們農業現在從某種意義上來説,靠天吃飯的局面還沒有完全改變,農業的水利建設,農田的建設,農村的道路建設,農村電網的改造,水電路氣等等,這都還有大量的工程要做。

  張平提到,三是還有許多基礎設施,包括城鎮基礎設施的問題,大家也都經歷了。去年即便是像東部一些發達的地區,城市都遭受了洪澇災害,我們的地下管網、供排水和交通通行還有很多的欠帳,這都是投資的空間。當然西部地區的公路、鐵路、機場都還需要繼續的建設。再就是節能減排、保護環境,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也需要繼續的投資。關鍵是優化投資的結構。我們擴大內需還有巨大的空間。所以這一點是我們要長期堅持的方針。

  張平表示,這位臺灣記者朋友提到了加強兩岸經濟合作的問題,我們將按照中央對臺工作的大政方針,加強兩岸的交流,加強兩岸的合作。我們將積極創造條件,鼓勵臺灣的企業到大陸來發展,也同樣鼓勵大陸企業到臺灣去發展。就是要加強經濟合作,兩岸的經濟互有優勢,能夠實現互補。從大陸來説,我們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為臺灣企業的發展創造條件。我們加強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建設,我們賦予了廈門在對臺經濟合作上先行先試的權利。我們加強平潭實驗區的建設,昆山臺商協會和臺商企業發展的試驗區等等。

  張平説,所以,兩岸的企業之間、經濟之間、産業之間加強合作,應該説還有很大的空間,還有很多的事情可以做。我們也是希望兩岸能夠攜起手來,促進經濟的交流與合作。這也是我們兩岸人民根本利益之所在。我們應該為此做出共同的努力。(台灣網 李帥)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