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兩岸貨幣“直航”提升大陸對臺資吸引力

2013年02月08日 08:08 來源:中新社 字號:       轉發 列印

  “兩岸貨幣實現直接兌換降低了臺商在大陸投資的成本,也就是提升了整個大陸地區對臺資的吸引力。”7日,南京財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閆海峰接受採訪時如是説。

  6日,臺灣首批46家金融業者正式開辦人民幣業務。這標誌著兩岸“通匯”進入實質運作,兩岸貨幣“直航”成為現實。截至7日午時,蘇州地區共有5家臺資企業辦理了對臺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共計人民幣約400萬元。

  自兩岸貨幣管理機構2012年8月簽署備忘錄,同意建立兩岸貨幣清算機制以來,兩岸“通匯”一直受到兩岸社會的期待。2013年1月25日,中國人民銀行與中國銀行臺北分行正式簽署關於人民幣業務的清算協議;1月30日,中國銀行臺北分行開始受理參加行開戶申請。

  “這意味著將降低兩岸貿易往來中原本需經第三地進行貨幣調運和匯兌交易的那部分成本,並降低兌換過程中的損失。”南京大學臺灣研究所副所長劉相平分析。

  2012年大陸與臺灣之間的貿易額達1689.6億美元,佔同期大陸外貿總值的4.4%,比上一年增長5.6%。隨著兩岸人員往來的日益頻繁以及商貿交流的深入,兩岸各界對更優質、更便捷匯兌服務的需求也越來越大。

  臺資早期進入大陸首先落戶珠三角地區,而後轉入長三角地區。而近年來,臺商在大陸的投資已從佈局沿海邁向大陸內陸深處。以大陸中部的河南省為例,僅2012年就有74家臺資企業佈局河南,其中不乏富士康、台塑集團、旺旺集團等知名臺企。

  “兩岸貨幣實現直接兌換,這推動了兩岸經濟一體化向前又邁出了一步。”閆海峰補充説。(記者 吳瞳)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