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灣“年金改革”引發島內熱議

2013年02月03日 12:18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備受臺灣社會關注的“年金(退休金)制度改革”第一階段方案日前出爐,未來“軍公教”(軍人、公務員及教師)年金將朝“多繳、少領、延後退”大方向調整,“勞保年金”則確立“多繳、少領”原則,涉及1000多萬民眾,引發島內熱議。

  近20年來,臺灣人口加速高齡化,生育率急速降低,年金制度出現“繳得少、退得早、領得多”現象,同時産生經費不足、行業不平、世代不均等問題,已成為臺灣財政沉重負擔。

  此前有分析認為,如果維持原有制度,臺灣“軍人退撫基金”可能在2019年破産,“教職退撫基金”和“勞保基金”將在2027年破産,而“公職退撫基金”也將在2031年破産。島內要求改革年金制度的呼聲不斷。

  臺當局近日正式公佈了針對“勞保”及“軍公教年金”改革的首階段方案,主要內容包括:逐年調漲勞保費率,大幅調降所得替代率,退休所得不復高於在職所得,逐年調降退休公務人員享有的18%優惠存款利率等。

  臺灣當局領導人馬英九在專門就此召開的記者會上表示,此次公佈的改革方案展現的是大方向,而不是最後定案。第一階段方案提出後,還會展開新一階段的溝通,繼續傾聽民意、廣納建言,將在4月提出法律修正案並送立法機構審議。

  上述改革方案引發了臺灣社會熱烈討論。一位小學退休教師通過媒體對“年金改革”表示支援。他説,過去經濟好的時候“軍公教”會享受很多優惠,現在財務吃緊,少拿一點是應該的。

  島內媒體也紛紛就此發表評論。《中國時報》認為,這項臺灣數十年來牽動最廣、影響最大的改革方案,讓“軍公教勞”都受影響。但財政黑洞等宛如不定時炸彈,如果一直放著不管,才是對後代子孫及未來的不負責任。

  臺灣《經濟日報》指出,儘管目前的方案難謂完美,但對各方關切的問題提出了尚稱滿意的解答。不過,由於勞保費率提升,可能會對企業經營乃至其整體競爭力都會産生衝擊。

  《聯合報》則認為,在改革的陣痛過程中,臺當局應針對新制度可能帶來的副作用合理規劃配套措施,例如避免産生“老年新貧族”、建立“人力正向迴圈機制”等,讓“年金改革”發揮預期效益。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芮益芳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