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和平發展結碩果 閩臺合作促雙贏

2012年12月31日 1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12月31日福州消息 2012年,福建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認真貫徹和呼應中央對臺工作的方針政策,積極推進建設對外開放、協調發展、全面繁榮的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發展戰略,在全省上下形成共識,在開展閩臺區域合作、經貿交往、文化交流等方面紮實工作,積極作為,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區域合作有力推進

  今年,福建省委省政府成立7個專門工作小組,正式批復實施《平潭綜合實驗區總體發展規劃》,成立“平潭臺灣工作部”,加快平潭開放開發進程。積極爭取並推動國家工商總局等有關部委,出臺企業登記、營業稅優惠、服務外包、外幣代兌等優惠政策,率先向臺開放平潭建築市場,促進臺資企業落戶平潭。出臺18條專門引進臺灣企業和創業人才政策,順利完成首位管委會副主任、8名區直部門副局長招聘工作。加快“五個共同”兩岸合作新模式研究和探索,促成與新竹市、新竹縣開展“點對點”合作,推動設立“海峽兩岸職工交流中心”,助推海峽書局在平潭啟動建設,實現臺灣東森電視臺落地平潭。1-10月,平潭新增臺資企業40家,佔同期全省新增臺資企業數的17.62%,投資總額6956.49萬美元。

  為了更好地發揮廈門經濟特區在金融改革創新和兩岸金融合作中的先行先試作用,省政府今年正式出臺《關於支援廈門建設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的若干意見》。目前,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已落戶項目81個,在談項目達241個。首度建立閩臺兩岸人民幣直接結算渠道,臺北富邦銀行在廈門銀行開設閩臺銀行間首個人民幣同業往來賬戶。廈臺6對12家銀行簽訂跨境人民幣代理清算協議,對臺人民幣業務躍居大陸各城市首位。

  經貿合作持續強勁

  福建省抓住兩岸簽署《海峽兩岸投資保護和促進協議》和《海峽兩岸海關合作協議》的機遇,不斷深挖政策和區位政策優勢,加強經貿産業合作。繼續擴大ECFA早收計劃項下的石化産品、精密機械、汽車配件、儀器儀錶、紡織品、農産品等閩臺優勢産品貿易,納入後續産品清單。

  臺交會、“518”、“618”、“98”等重大涉臺經貿展會,及農博會、漁博會、林博會、茶博會、藝博會等展會規模和成果再上臺階,影響力進一步提升,吸引更多的臺商來閩投資。入島舉辦了閩臺産業合作研討會第四次會議,在石化、LED、冷鏈物流、電子資訊等領域達成若干合作項目,22項閩臺合作重點項目和89個子項目進展順利。

  福建省還積極推進海峽産業投資基金、海峽證券公司等具有海西特色項目建設,引入或借鑒臺灣櫃檯交易模式,加快推動海峽股權交易所建設,對接兩岸簽署的貨幣清算協議。

  在對臺農業合作方面,羅源、東山、南靖、詔安、永春、上杭、邵武、福安、梅列、秀嶼等10個閩臺農業合作推廣示範縣(市、區)建設步伐加快,發揮核心示範片和輻射推廣區域示範帶動作用。積極培育閩臺農業合作的新亮點,推動全省首個臺灣精緻農業試驗區落戶福清。

  雙向交流不斷延伸

  今年,閩臺高層交流不斷。蘇樹林省長率團赴臺開展“鄉情之旅”,深入臺灣基層,與臺灣茶農、青年企業家、基層農漁民交流互動,走訪鹿谷茶鄉,參觀臺中特色廟會,並積極宣傳推介平潭與海西建設,達到“敘鄉情、話合作、促雙贏”目的。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維新基金會董事長謝長廷、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等臺灣政要也來閩參訪,有力推動兩岸互動與交流,取得積極成效,受到兩岸媒體高度關注。

  “一縣一團”鄉鎮交流啟動,全面推進全省50個縣區組織100至150個鄉鎮與臺灣對口鄉鎮繼續開展雙向對接交流。海峽兩岸智慧財産權論壇、首屆閩臺醫療衛生合作論壇、“2012年福建之旅”文化尋根夏令營、海峽兩岸媒體峰會、閩臺合作大學生創業圓夢工程、海西人才臺灣行、首屆海峽兩岸婚姻與家庭論壇等活動成效突出。

  第四屆海峽論壇吸引了臺灣各界1萬多名嘉賓前來參加。論壇期間發佈了一批涉及臺胞在大陸就業、便利臺胞來往大陸、開放進口臺灣大米、促進兩岸教育和科技合作對臺惠民政策。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