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海觀瀾:閩臺海洋經濟合作將步“快車道”

2012年12月27日 09:01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這是一組由福建省檢驗檢疫部門最新公佈的數據:今年前11個月,經福建省口岸檢驗檢疫進口的臺灣水産品共674批近9790噸總計733.5萬美元,數量和金額分別比增1.36倍和1.43倍。

  而福州海關的最新統計數據亦顯示,今年前11個月,閩臺水産品貿易穩步增長,進出口貿易總量8.17萬噸、7億美元,同比增長1.74%和25%。

  數據背後是閩臺漁業合作的新景象:臺灣的冰鮮午仔魚、活青斑魚、凍秋刀魚、凍鯖魚、凍魷魚、凍帶魚、凍石斑魚、凍油甘魚、凍鰹魚、凍黑冰魚、虱目魚肚和凍鯊魚片等12種水産品,在與一水之隔的福建找到了落腳點,並由此向大陸各地鋪開。

  本月,最令兩岸業界關注的是,福建省全文公佈了經國務院批准的《福建海峽藍色經濟試驗區發展規劃》全文,規劃在2012年歲末,全面透露出閩臺海洋經濟合作“快車道”啟動的信號。

  而規劃內容所涉閩臺合作內容更是備受關注。根據規劃,2013年,海峽兩岸漁業合作實驗區由福州、漳州擴大到福建沿海六市,屆時福建的福州、廈門、漳州、泉州、莆田、寧德等6個沿海設區市,均將成為兩岸漁業合作的重點區域。

  此外,2013年福建還將推動泉州灣、湄洲灣、羅源灣等地區在條件成熟時設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

  福建省外經貿廳副廳長陳安生此前表示,明年,福建省外經貿廳將持續參與推動優化通關環境,推動海峽西岸經濟區大通關協作,推動檢驗檢疫“直通式放行”的覆蓋面擴大到中西部省區和泛珠九省區,與江西、長三角、珠三角地區電子口岸實現互聯互通。

  今年以來,大陸海洋經濟的多個國家級區域規劃獲批出籠,其中,《福建海峽藍色經濟試驗區發展規劃》劃定了2012-2020年福建海洋經濟開放開發的細節,不僅呈現出福建海洋經濟發展的新格局,亦顯現出獨特的對臺合作特色,獨具自身特色,多個亮點亦呈現出來:

  閩臺海洋經濟合作的範疇更大。在原有福州、漳州與臺灣漁業界、水産加工産業界的傳統合作中,延向廈門、泉州、莆田、寧德等4個福建地級市。福建的環三都澳、閩江口、湄洲灣、泉州灣、廈門灣、東山灣六大重要海灣將建成海洋經濟密集區,海域面積13.6萬平方公里,陸域面積5.47萬平方公里。

  兩岸高端臨海産業和新興産業深度合作規模將不斷擴大。根據規劃,到2015年,閩臺海洋經濟合作取得階段性進展,兩岸在海洋産業方面的合作規模不斷擴大。

  將與莆田、寧德同城化發展的福州都市圈,以及廈(廈門)漳(漳州)泉(泉州)都市圈,將建設成為提升福建海洋經濟競爭力的兩大核心區。現代化海洋産業基地、海洋科技研發及成果轉化中心將成為這兩個都市圈的發展主向,為兩岸海洋産業的升級提供聚集地。

  福建海峽藍色經濟試驗區的建設提速其意義何在?規劃亦有透露,“進出口總額、實際利用外資品質有較大幅度提升”、“國際航運比重不斷增加”等目標,均體現福建對海洋經濟開放水準顯著提升的期待。(完)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