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兩岸文化交流的下一步 商簽協議值得努力

2012年12月24日 14:00 來源:中新社 字號:       轉發 列印

  今年是臺灣開放居民赴大陸探親25週年。25年來,兩岸文化交流紅紅火火,大大拉近了兩岸同胞之間的“心距”。下一步,商簽兩岸文化交流協議應是一個值得努力的方向。

  “海峽兩岸同文同根,中華文化是連結兩岸、融洽感情的最重要紐帶和血脈。進一步加強兩岸文化交流,早日簽署所有文化交流協議,越來越成為兩岸文化界人士的共同心聲。”1988年即率一個經濟文化團“登陸”、熱心兩岸文化交流的臺灣中華文化協會會長范光陵博士,24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如是説。

  臺灣沈春池文教基金會秘書長陳春霖10多年來全身心投入兩岸文化交流,幾乎沒休過一個年假。他形容,站在兩岸文化交流的潮頭,更能看到別樣的風景,有不一樣的感悟。“現在是兩岸關係60年來最好的時期,今、明年臺灣沒有大的選舉,應把握稍縱即逝的機會,力促兩岸文化交流,最好能商簽交流協議,以利文化交流的機制化,增進兩岸文化認同、民族認同。”

  回顧1987年打破隔絕以來的25年,兩岸文化交流從小到大、積少成多,呈現“加速度”之勢,留下了無數感人的瞬間和“經典”。1987年,在臺灣出生的歌星費翔到北京參加中央電視臺“春晚”,第一次見到自己的外婆,兩人相擁而泣;1988年,沈春池文教基金會贊助、臺灣藝人淩峰率攝製組赴大陸拍攝《八千里路雲和月》,片子在島內持續播出,引發民眾早早守在電視機前、“萬人空巷”的巨大反響;1989年4月,臺灣著名作家三毛到大陸尋根,在上海與《三毛流浪記》的作者張樂平歡聚,兩人情同父女,寫下一段佳話;2000年12月至2001年春,陜西秦兵馬俑第一次來臺展覽,創下165萬人次臺灣民眾排隊觀展的驚人數據;2010年,文化部部長蔡武以中華文化聯誼會榮譽會長身份,實現大陸文化主管部門“一把手”首次訪台;2011年6月,在時隔360年後,《富春山居圖》在臺北故宮“合璧”展出……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