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甘霖:推進川臺交流 務實深化合作

2012年12月18日 15:33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四川省副省長甘霖。圖片來源:四川省臺辦

  台灣網12月18日成都消息 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前董事長江丙坤曾經言道,在臺商從東部到中西部轉移的過程中,四川是最好的選擇。誠然如此。2008年以來,川臺經貿突飛猛進,新增的來川臺資企業投資超過了前20年的總和。如今的四川是大陸西部地區臺企最多、投資額最大的省份,並帶動多個領域的交流合作實現跨越性發展。近日,本網記者就此專訪了四川省副省長甘霖。

  台灣網記者:2008年以來,在兩岸雙方的共同努力下,開創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面,四川與臺灣在多個領域的交流合作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實現了新的跨越,就四川對臺工作而言,您認為在哪些方面體現了跨越?

  甘霖:2008年以來,我們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對臺工作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抓住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歷史機遇,緊緊圍繞省委提出的建設“西部臺商投資新高地和中西部對臺交流合作最有成效地區”目標,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努力推動川臺交流合作出特色、出成效上下功夫,促進四川與臺灣在經貿、文化等多個領域的交流合作取得了重大突破、實現了新的跨越。2011年第七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在川舉辦期間,賈慶林同志充分肯定四川對臺工作取得的顯著成績。2012年8月,第三屆兩岸縣市“雙百論壇”在川舉辦期間,中央臺辦王毅主任用“主動積極、異軍突起、亮點紛呈、跨越發展”高度評價了四川對臺工作。

  一是川臺經濟合作取得階段性成果。近年來,我省以招商引資為抓手,在招大引強的同時,注重産業集群的形成和發展;以平臺建設為支點, 加快建設和發展成都海峽兩岸經濟科技産業開發園、成都新津臺灣農民創業園和攀枝花鹽邊臺灣農民創業園等國家級涉臺園區,連續四年舉辦“中國西部海峽兩岸電子資訊産業合作研討會”;以環境營造為保障,先後出臺了《關於進一步促進沿海臺資企業內移四川的意見》、《關於促進臺資企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等文件,並切實維護臺商的合法權益,有力推動了四川與臺灣的經濟交流與合作。四川已成為臺企在大陸西部投資的重要基地和首選地。截至今年第三季度,全省有臺資企業1583家,項目投資總額達98.76億美元,投資100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149家,均位居西部首位,是西部地區臺資企業最多、投資額最大的省份。其中,2008年以來,新增臺資企業238家,項目投資總額64億多美元,超過前20年臺資企業來川投資的總和。臺灣已成為四川第三大境外投資來源地和第六大貿易夥伴,2011年全省對台貿易突破18億美元,在2010年基礎上翻一番,是2007年的3.3倍。臺商在川投資已初步形成電子資訊、食品飲料、建築建材、百貨零售四大産業集群,特別是富士康、仁寶、緯創等知名電子資訊企業相繼落戶,有效推動了我省電子資訊産業基地建設,促進了我省産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二是川臺交流實現歷史性突破。突擊重點,舉辦和承辦“天府四川寶島行”、“臺灣四川活動周”、“第七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第三屆兩岸縣市‘雙百論壇’”等重大交流活動,實現了層次、規模、內容的新突破,開創了對臺交流的新模式。常抓不懈,堅持每年舉辦“中國西部海峽兩岸電子資訊産業合作研討會”、“臺灣學生天府夏令營”、“四川世界自然文化遺産之旅”、“大熊貓故鄉行”、“巴蜀文化周”、“巴蜀文化精品臺灣展”、“兩岸記者錦繡天府行聯合採訪活動”等川臺交流品牌活動,在推進兩岸青少年和基層民間交流方面取得了新成效,在島內外産生了積極影響。目前,成都與臺灣4個航點直航,每週往返航班達30個;開放了四川居民赴臺旅遊,成都成為臺灣同胞落地簽注城市和赴臺個人旅遊試點城市,以及四川可補發、換發5年有效臺胞證等。從2008年到今年10月,實現赴臺交流1699項11294人次,地震後來川旅遊的臺灣遊客達60多萬人次。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