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商長期在外打拼 回臺投資反遇水土不服

2012年12月12日 08:26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轉發 打印

  在大陸迅速擴點的85度C,在全球的總店數超過700家,其中大陸351家,臺灣則有342家。上統食品公司總經理陳家升告訴記者,他的“上島食品”在臺北、廣州有廠,最近正在宜蘭縣建立一個大廠,幾邊跑,忙得不可開交。“可成科技”董事長洪水樹說,他們2008年在臺灣員工才600多人,目前已有2000多人。可成與大立光兩家公司的回臺投資案獲準享受優惠,3年內將創立3800個職位。

  事實上,回流臺商大部分不放棄大陸,甚至是在擴充大陸生意的同時加碼回臺投資。這些“鮭魚”形態各異,有的利用關稅調降政策回臺生產,如友嘉集團、上緯企業;有的運用臺灣研發能量,回臺生產高附加值產品,如國新科技、豐賓電子;有的回臺設立營運管理總部;有的看好陸客赴臺觀光,回臺開飯店。

  效率不高“鮭魚”難適應

  並非人人都能華麗轉身。這些天在臺灣見到臺商,聽到的還是吐苦水的多。搬遷、遷徙,究竟要西進還是北移,南下還是返鄉,很多人躊躇在三岔路口。易地創業,難上加難,連最熟悉的臺灣家鄉,好像水性也變了。

  一是缺人。自行車胎制造大廠建大工業的總經理張宏德感嘆:工人不好找,我們薪水不低,但因為要輪大夜班,年輕人不願意。而很多廠家苦惱的是,臺灣年輕人都去讀大學,不願當生產線工人。有的幾年前買地要蓋工廠,因找不到勞工,現在地還荒在那兒。的確,有很多工作臺灣人現在都不做了,如果抱著在大陸招工的心態,一定會踢到鐵板。

: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