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閩東城隍:兩岸千年信俗的傳承(圖)

2012年12月06日 10:33 來源:福建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閩東城隍廟一角。圖片來源:《福建日報》

  11月22日,首屆寧臺兩岸城隍文化節在寧德市舉辦。位於市區北門街的城隍廟張燈結綵鳴鐘擊鼓,笑迎來自臺灣7個城隍廟共58人的進香團。兩岸信眾並肩焚香獻祀,同祭城隍,祈福兩岸同胞吉祥安康、風調雨順、共用太平。

  城隍信仰,起源於5000年前先民對城壕、護城河等原始自然崇拜,“城”原指土築的高墻,“隍”原指沒有水的護城壕。現代考古證實,堯帝時代即新石器時代就有古城和壕溝的存在。由於古代兵器落後,護城壕溝在保護城市安全方面起到巨大作用,故此逐漸將它賦予神聖,出現了城隍神,這是萬物有靈觀念的一種反映,説明當時人們對保護其生命的城池建築物的依賴與崇敬。

  寧德市城隍廟建於宋紹興元年(西元1131年),明清重建、重修多回,至今香火不衰,每年都有數萬海內外信眾前來參拜祈福。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