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大陸人看臺灣:大寺小廟展現巨大包容性

2012年12月04日 08: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灣《旺報》日前刊載天津讀者穆建新的文章,作者因旅遊臺灣時隨處可見的廟宇而有感而發,認為當地大寺小廟展現了巨大包容性。

  文章摘編如下:

  在臺灣旅遊,隨處可見那些躋身於街市和鄉間的廟宇。每座廟宇的面積和體積都不大,由於善男信女們的誠願供奉,倒也穿金戴銀,精巧華麗,十分醒目。

  我不信佛不入道,更拒絕鬼神,但有一個習慣,逢廟必進。可臺灣的廟宇太多,據説有一萬兩千多座。

  還好,旅遊就要結束時導遊在臺北市引領我們購物,我一眼看到商場後面的街區裏有一座小廟,於是偷偷溜走,鑽進了那座廟。廟內乾淨整潔,那天也許是工作日,廟裏面沒什麼人,十分清靜。看看供奉的對象,媽祖、觀音、文昌、關帝,還有什麼五路王爺,是佛是道?一時糊塗起來。

  燃香鞠躬後,見一老者出來,趕緊過去攀談。老者的當地口音聽起來很費勁兒,不過斷斷續續地知道了,在臺灣是信什麼就供奉什麼,當然媽祖居多。廟宇是居民小區生活的必備要素和構件,一律不收門票。日常管理由當地居民自發進行,而且有不少義工相助。不像大陸凡有古舊寺廟的地方,人們恨不得趕緊修繕,當作旅遊景點來賺錢。臺灣廟宇的修繕維持,幾乎沒有政府撥款,全靠人們的主動捐贈,而且捐贈者都隱姓埋名以示虔誠。而大陸寺廟裏則設有功勞簿,記載捐贈人的姓名。想想也是,善若人知,非真善也。

  廟周圍是現代化的居民區,密密匝匝的高層公寓,從樓房空隙中,可以隱約看到那座矮小廟宇的飛檐,不禁聯想到了中臺禪寺的雄偉壯觀。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