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館長何文介紹,本次赴臺的展品中最獨特、也最值得觀賞的是一組鏟齒象的頭部化石,共有10個,分別展現了這種生活在距今約1100萬年前的大型動物從3至4個月到40歲之間的頭骨發育形態。
何文表示,希望通過科普展覽,讓臺灣民眾了解和政這個“古動物化石之鄉”,也激發更多人對自然歷史的興趣。
甘肅有著豐富的古生物化石資源,已成為中國發現恐龍最多的省份之一,先後發現並命名了包括蘭州龍、大夏巨龍在內的10個恐龍新屬種。甘肅和政地區是我國乃至世界上最重要的晚新生代古哺乳動物化石產區,目前,和政古動物博物館館藏標本已達3萬多件。
和政縣位于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交會地帶。據考古學家考證,遠古時期這里湖泊星羅棋布,草木茂盛,是古動物棲息繁衍的樂園。自上世紀50年代開始,和政縣出土了大量珍稀的古動物化石,迄今已徵集到3萬多件化石標本,分三綱八目共150多個屬種。和政化石的數量、種類及保存狀況均為世界罕見。
據了解,此次臺灣行是和政化石首次在海外亮相,前期已經進行了一年多的準備工作。展覽將于明年3月29日在臺中自然科學博物館開幕,共持續6個月,期間還將赴臺北展出。(馮志軍 鄧忠祥)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