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兩岸專家學者聚首客都梅州研討客家文化産業價值

2012年11月24日 09:20 來源:中新社 字號:       轉發 列印

  海峽兩岸客家文化論壇23日在廣東梅州市拉開帷幕,來自兩岸的30多位專家學者聚首梅州,共同探討客家文化的産業價值,共謀兩岸客家的經濟福祉。

  客家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是以漢民族傳統文化為主體,融合了畬、瑤等民族文化而形成的一種多元文化。“應如何借力富有深厚底蘊的客家文化,助推客屬地區幸福産業崛起?”在今天的論壇上,兩岸專家學者紛紛出謀獻策:

  來自北京的國際易學聯合會榮譽會長丘亮輝説,客家地區多處於山區,就拿梅州來説,受交通、地理位置等影響,發展相對滯後。但也正是因為如此,它保存了完好的客家文化風貌,包括歷史文物遺跡、方言文化教育、民居文化、民俗文化等。這些都是無形資産。因此,梅州的發展應該走後現代的發展道路。“所謂的後現代發展道路,就是把文化、教育、休閒旅遊、養生、服務業等作為主業,把資訊通信、交通運輸、寬頻網路的發展作為支撐産業,二者有機結合。”丘亮輝説。

  臺灣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院長丘昌泰博士建議,梅州可以借鑒日本、泰國、馬來西亞與臺灣推動“一鄉一特産”的發展經驗,結合政府、學界、企業、民眾與管理顧問公司組成“一城鎮一幸福”推動委員會,以梅州市所屬各城鎮為單位,選出一個可以代表該鎮的“幸福特色産品”,借助獨具特色的客家文化進行精心包裝、宣傳,打響“客家牌”。

  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徐博東表示,客家民居、客家山歌、客家民間工藝、客家風俗等,都極具開發價值,若利用好了,必能創造出響噹噹的客家文化産業品牌。政府應該對客家文化産業的發展進行清晰定位,走出一條富有特色而可行的道路。(唐林珍 吳志堅 李穎欣)

  (原標題:兩岸專家學者聚首客都梅州研討客家文化産業價值)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