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第二屆兩岸産業合作論壇達成多項共識

2012年11月23日 09:32 來源:中新社 字號:       轉發 列印

  由兩岸經合會産業合作工作小組主辦的第二屆兩岸産業合作論壇,22日在臺灣新竹閉幕。

  經過深入研討,兩岸産業界達成多項共識,包括將兩岸産業合作與雙向投資緊密結合起來,挖掘新興産業合作的潛力,充分發揮中小企業在增加就業、促進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開展園區合作等。

  與會代表認為,當前,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兩岸産業合作已經取得了積極的進展。面對機遇與挑戰,為進一步深化兩岸産業合作,應深入調研進展情況,總結成功經驗,進一步探討新的成熟模式;深刻剖析遇到的瓶頸問題,研究解決方法,摸索適合兩岸産業發展現狀的新思路。

  雙向投資均衡發展是産業合作水準最重要的表現形式之一。兩岸經濟互補性很強,在很多領域都有各自的比較優勢,“陸資入島”投資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三年多來,臺方逐步擴大對“陸資入島”投資的開放,取得了積極進展。但與兩岸的期望相比,還有較大差距。與會代表在討論中提出,希望臺方繼續協助解決大陸企業入島投資遇到的實際問題,進一步放寬投資限制,促進雙向投資均衡發展。

  來自兩岸的産業界代表們在分組討論中表示,兩岸經濟發展到當前階段,都面臨土地和勞動力成本升高、外部需求疲軟、勞動密集型産業和代工企業利潤空間被嚴重擠壓、生存困難等問題,兩岸産業迫切地需要轉型升級。當務之急,既要儘快為生存困難的企業找到出路,也要為兩岸産業的長遠發展做好謀劃。

  從兩岸産業長期發展趨勢來看,大陸“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等七大戰略性新興産業;臺灣為推動産業結構轉型升級,提出重點發展觀光旅遊、醫療照護、生物科技等六大産業,以及雲端運算等四大智慧型産業。比較來看,兩岸未來發展的重點領域有很多相似之處,特別是高新技術産業合作空間很大。大陸在科技成果産業化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也有高新技術開發區等高科技企業成長的良好土壤,臺灣既有工研院這樣的高科技研發中心,也有科技園區、出口加工區等高科技企業聚集地。兩岸應以園區合作為平臺,探索高科技産業合作,促進兩岸産業轉型升級。園區合作可以實現中小企業集群,創造良好環境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

  另據了解,兩岸産業界專家近日就LED照明、TFT-LCD、無線城市、汽車産業、低溫(冷鏈)物流等多個産業領域的合作進行了總結,確定了下一步工作方向。

  其中在LED照明方面,雙方同意持續以“試點示範”推動兩岸LED産業交流,並通過兩岸技術研發與産品應用的結合、研擬共通標準,創造市場商機,建立中華品牌,加速落實LED照明普及與節能減排目標。

  在無線城市方面,雙方已同意共同努力在臺建立TD-LTE試驗網和開展無線城市創新應用試點工作,以便兩岸無線城市試點合作深入開展。

  在低溫(冷鏈)物流領域,雙方同意在企業合作試點的基礎上,促成兩岸産業鏈結合,積極探索物流園區合作,引導兩岸業者集聚發展,儘速落實已簽訂之試點合作意向。

  關於兩岸園區合作,雙方將積極支援兩岸園區之間開展兩岸産業交流與合作,以園區為平臺,推動兩岸擴大産業鏈的延伸與配套,實現産業合作的規模效應,推進雙向投資均衡發展,提升産業合作水準,發揮先試先行的示範作用。(記者 董會峰 路梅)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