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陸生有望入健保:遲來的公平

2012年11月22日 08:4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轉發 列印

  11月起,陸生納入臺灣健保相關草案進入臺立法機構審議階段。臺當局表示,若審議通過,大陸學生最快年底就可以納入健保。根據規劃,未來陸生來臺就學居留6個月以上,即可加入健保,首批將有約1800名陸生受惠。

  陸生:

  臺灣人權在哪?

  在臺灣大學就讀的大陸女生小張告訴記者,一個月前,她不小心扭傷了腳,到醫院拍片子敷藥,結果花了3000多元(新台幣,下同)。“如果有健保,大概只要幾百元就可以。”

  和小張一樣,大陸學生在臺灣讀書都不能納入健保,感覺非常不好。“健保是臺灣對陸生的基本人權保障。”政治大學社會所的陸生賈士麟説,身邊曾有同學生病,校醫聽説他是大陸來的,就建議他不要看了。“因為診療費太貴,不如直接去藥局買藥吃。”

  目前,大陸學生在臺讀書不能納入健保,他們只能以商業醫療保險替代,每月需繳納500元,如果生病住院,一天僅補助1000元,醫療補助上限為12萬元,這些錢對於漫長的治療過程而言無疑是“杯水車薪”。

  “臺灣的人權在哪?怎麼到了陸生這裡就看不見了?”臺灣師範大學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大陸男生憤憤不平,“來讀書之前我父母就擔心我在這邊生病怎麼辦?陸生不能入健保是對我們的歧視,僑生入健保也不是恩賜。雙重標準,臺灣社會應該反省!”

  臺生:

  政客拿此話題作秀

  今年9月,淡江大學的陸生崔耘患重症後募款應急的事情,許多臺灣學生都知道,他們在接受採訪時表現得友好且理性:大陸學生應該被納入健保、陸生納入健保並不會對臺灣財政有衝擊、政客們拿這個話題説事兒,無非是博取版面讓人厭煩。

  “赴臺陸生都是年輕人,按照生病的幾率,加入健保等於是對臺灣財政收入的補貼。”臺灣清華大學陸生鄧愷説。

  小屠是輔仁大學的臺灣本地學生,他告訴記者:“其實在臺灣讀書的陸生相對數量很少,將陸生納入健保怎麼會對財政有所衝擊呢?”小屠表情略顯尷尬地説,“陸生納入健保這件理所當然的事都被扯來扯去,顯得臺灣很小氣。”小屠直言,其實大家都明白,這是一些政客為了作秀,拿“陸生入健保”這個話題當靶子而已。

  “陸生納入健保,我樂觀其成。”來自嘉義大學的李京機多次去大陸參加活動,他表示很喜歡大陸,也有不少大陸的好朋友。“臺生在大陸讀書都會得到關照,陸生在臺灣基本權利保障怎麼可以沒有?”

  臺當局:

  陸生不應差別對待

  新任臺“陸委會”主委王郁琦日前表示,“陸委會”將有3項優先推動政策,其中之一就是將陸生納入健保。他表示:“根據現行法令規定,只要在臺領有居留證,且居留滿4個月以上或是有固定僱主的受雇者,應可參加全民健保,外籍生、僑生、外籍勞工都在全民健保範圍內,陸生不應有此差別待遇。”

  有民進黨“立委”提出:“陸生不納稅,為何可享健保?”對此,國民黨“立委”蔡正元表示,臺灣有三成薪資所得者也沒繳稅,農漁民所得者也不必繳稅,低收入戶也不用繳稅,因此,繳稅與否不是反對陸生納入健保的適當理由。

  陸生納入健保,對臺灣財政有衝擊嗎?臺健保小組副召集人曲同光表示,陸生納入健保不會衝擊健保財政,陸生繳納的保費多於醫療支出,反而略有貢獻。

  臺灣“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長”馬湘萍説,陸生來臺讀書,“教育部”理應照顧他們的生活。“陸生沒有健保會負擔更多成本,這對陸生很不人道。”

  國臺辦發言人楊毅對此曾表示,大陸樂見臺灣改善陸生在臺的醫療條件,希望臺灣方面不斷採取措施,取消對大陸學生的歧視性政策,為他們在臺灣學習和生活“提供正常友善的條件和環境”。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