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業界認為臺灣具備發展離岸人民幣市場基礎和潛力

2012年11月21日 08:50 來源:中新社 字號:       轉發 列印

   《海峽兩岸貨幣清算合作備忘錄》簽署後,兩岸特色金融業務即將展開。正在臺北參加“第十七屆兩岸金融學術研討會”的業界人士認為,臺灣具備發展離岸人民幣市場的基礎和潛力,臺灣金融産業的國際競爭力也將通過兩岸金融合作獲得大幅提升。

  中國金融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副司長孫國峰20日指出,《海峽兩岸貨幣清算合作備忘錄》意味著兩岸貨幣合作可直接進行。兩岸貨幣清算機制建立後,將實現人民幣和新台幣“直航”,打通兩岸經貿往來的資金結算和融通渠道,將有力推動兩岸經濟一體化進程,深刻影響兩岸産業格局。

  孫國峰説,臺灣與大陸經貿往來密切,2011年大陸與臺灣貿易額超過1600億美元,截至2012年2月底,大陸累計批准臺資項目逾86000個,實際利用臺資近600億美元。同時有526萬台灣居民往來大陸,大陸居民赴臺達184萬人次。臺灣對大陸有較大的貿易順差,未來人民幣資金可以通過跨境貿易結算、投資等渠道在臺灣沉澱下來。因此臺灣具備發展離岸人民幣市場的基礎和潛力。

  他指出,香港正是借助大陸一系列跨境人民幣業務政策,全面發展離岸人民幣市場,為鞏固其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擴大經濟發展空間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從香港的實踐看,如果臺灣方面逐步放寬金融監管和業務準入,也可像香港一樣發展人民幣債券、基金、保險、黃金、股票的多項人民幣業務,不僅在臺灣本地,還可以輻射東南亞甚至亞太地區,這將為臺灣金融業帶來新的業務增長點,為臺灣的銀行提供産品創新的空間,以人民幣為主的新金融商品將迎來發展契機。

  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王儷容認為,兩岸應合作把人民幣市場做大。除香港外,額外互補的金融中心以提供人民幣業務是必要的。臺灣作為大陸第八大貿易夥伴,在對香港與大陸貿易使用人民幣支付上排名第七,希望臺灣能夠比照香港人民幣離岸中心待遇,若能簽訂SWAP則可更完善支援兩岸貨幣清算機制的運作。

  渣打國際商業銀行臺灣區首席經濟學家符銘財指出,大陸與臺灣的貨幣清算合作可視為人民幣國際化邁出的又一步。臺灣若成為繼香港之後又一個人民幣離岸市場,對於個人和投資者來説,都將減少對內、對外投資外匯對衝成本,提供多元化和有競爭力的融資來源,增強抵禦風險的能力。(記者 路梅 董會峰)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