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灣人看大陸:兩岸禮貌用語上的一點差別

2012年11月15日 12:14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灣《旺報》14日刊載了新北市王新偉的文章,在文章中,作者提到了大陸人和臺灣人在禮貌用語上的一點差別,並且在這種區別中,大陸人可能會被對方認為沒有禮貌。但作者呼籲不要戴著“有色眼鏡”的看待這種情況,換個角度可能會讓雙方的交流更加順暢。

  文章摘編如下:

  你跟人説“謝謝”,對方回以“不用”,這是在臺灣常聽到的口頭語。但場景換到大陸,你跟對方説“謝謝”,他脫口一句“沒事兒”,結果臺灣人聽了就皺眉頭,我跟你説謝謝,幹嘛沒事?

  其實,“不用”與“沒事”都是“不客氣”、“不用謝”的口語化,沒有誰好誰壞的比較,蓋因兩岸語言的差異和習慣的不同,而造就了表達方式的不同。

  記得有次跟團去廈門,遊玩一處上了車,同行有位長者一直碎碎念,原來他剛才跟人買東西,付了錢説謝謝,年輕的大陸小姐跟他説沒事,讓他覺得有些不舒服。我聽出他的意思,大概是北京話的“兒化音”,讓那句“沒事兒”聽起來好像有些隨便,他於是耿耿於懷。

  後來幾日,我們每個人都遇到相同的情景,但有了那位長者的經驗,大家都能泰然處之,因為我們知道,那句“沒事兒”其實也是禮貌性的回應,只是我們不這樣使用,所以感覺怪了些。

  這讓我想到大陸人對臺灣的評價,共同點都是説臺灣人客氣又有禮。言外之意也包括了我們回禮的方式,顯然,“不用”這個詞聽在大陸人的耳裏不會覺得不舒服,甚至覺得這樣説很有禮貌。那麼,為何我們會覺得大陸人講“沒事兒”就怪怪的呢?

  或許,是不是我們一開始就“因人設事”,多了“先入為主”的觀念,認定大陸人講話不客氣,戴了“有色眼鏡”,所以就覺得他們的講話“不中聽”。

  其實,換個角度想,“沒事兒”不就是讓你放輕鬆嗎?會心一笑不必太計較,我想彼此的溝通就會漸入佳境。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