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學者:臺灣當局多管齊下擴展兩岸交流成果

2012年10月30日 11:47 來源:法制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近期,臺灣當局重新佈局兩岸事務機構的關鍵人事,不斷增進兩岸交流深度,大力尋求互設兩岸辦事機構,努力促進大陸赴臺人員的保障機制,以進一步深化鞏固兩岸交流合作的成果。馬當局推出一系列開放的兩岸方面措施,既是為順應島內渴望擴大兩岸合作的主流民意,也是為應對民進黨在兩岸政策方面可能出現的新變化,對擴大兩岸同胞共同利益,深化兩岸同胞的感情融合,轉化島內保守民意具有正面意義

  多管齊下推動兩岸交流步伐

  今年初馬英九成功連任後,繼續將開放務實的大陸政策作為其施政要點,尤其在進入下半年後,馬當局連續在兩岸交流方面打出漂亮的“組合拳”,受到外界廣泛矚目。

  一是對兩岸事務機構重要人事“大換血”。9月,馬英九換掉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作出重要貢獻、但已屆退休年齡的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和長期備受質疑卻長達4年在任的“陸委會主委”賴幸媛,大膽啟用無兩岸事務經驗卻勤奮任事的原國民黨秘書長林中森接替江丙坤,由政治資歷不深但年輕有為的原“國安會諮詢委員”王郁琦接替賴幸媛,順利完成了對大陸事務的關鍵人事佈局。

  二是持續減少兩岸交流限制。首先,馬英九要求“行政院”通盤檢討修正“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並在國民黨中常會上向黨籍“立委”積極倡導修法,這是馬連任後首次在完善兩岸立法上踏出具體的一步。其次,降低陸生、陸資的赴臺限制。馬明確表示,減少招收陸生的條件,曾經設置的“三限六不”政策也會調整。馬要求進一步放寬第四波陸資入臺的限制,以增加臺灣經濟活力。“經濟部長”施顏祥亦指出,在不影響臺灣安全及就業前提下,將“儘量解除對陸資的不必要管制,開放幅度不會太小”。第三,馬當局期盼進一步擴大ECFA效益,在早收清單已簽署1/5的情況下,加快與大陸共同完成剩餘4/5的清單內容。同時,爭取在年底與大陸簽署“兩岸服務貿易協定”。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