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灣“客家莊”:講述客家人生生不息的故事

2012年10月24日 09:06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在臺灣興旺發達的旅遊産業中,秉承客家傳統的客家人,在臺灣島內從北到南興辦的“客家莊”,以其特有的住、吃、穿、用的生活況味,吸引著海內外遊人,承傳、光大中華傳統。

  2005年開園的新北市三峽客家文化園區,堪稱“都會客家莊”。走進以客家圍屋為標誌建築的園區,濃郁的“客味”撲面而來。在常設展室有“新北市客家身影”展,客家人的遷徙、語言、建築、産業、藝術、信仰、祭祀,通過圖文聲像一一再現。身著藍染花背心的導覽志工曾玉琴説,作為客家人,她做這份工作就是在承傳客家的傳統。

  園區開設了電視室、故事屋、演藝廳和研習室。在研習室裏,十幾位學員正在跟著曾國棻老師學習“客家纏花”。小夥子曾國棻是小學老師,也是在園區的研習室裏愛上了傳統的纏花工藝。今年6、7月間曾國棻成功地舉辦了個人纏花藝術作品展。他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讓更多人認識這項傳統文化的技藝。

  主體建築為“梯田造型”的苗栗客家文化園區佔地4.32公頃。記者探訪當日正值週末,數萬人或自駕或乘坐免費接駁大巴前來參觀。據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公共服務組組長劉志威介紹,2012年5月開園至今,園區共接待了60多萬人次的遊客。

  在飛舞的客家鄉花——桐花裏漫步客莊聚落,身為客家人的劉志威説,苗栗為客家重鎮,明末清初就有零星的閩粵移民渡海來到這裡。客家人敬天惜地的傳統、奮力求生的性格、豐富多元的樣貌,通過嶄新的現代化建築環境與布展,喚起參訪者對客家文化的驚喜與熱愛。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