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評論:林中森“首航”兩岸關係希“精進”

2012年10月24日 08:01 來源:法制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近日,臺灣海基會新任董事長林中森正在大陸展開他的“精進之旅”,各界高度關注。這位68歲的新任董事長告訴媒體此行是他首次訪陸,雖然行前做了功課,但是初訪大陸,仍然給他留下了“百聞不如一見”的感受。在兩岸人員往來年平均數達710萬人、連綠營人物也開始往大陸跑的今天,這多少令人有些驚訝,但是,在他解釋了不是“懶得來”,而是“不能來”(指法令限制)之後,我們又似乎理解了。

  其實,林董事長此行最引人關注的還是行程時機的選擇和他帶來的議題。要知道,民進黨前主席、現中常委謝長廷可是前腳剛離開北京,而且他是在扔出了一顆足以在島內炸開鍋的“憲法各表”炸彈後離開的。這就不得不讓人産生一些猜測:要是謝長廷沒有來,由於海協、海基兩會的制度化商談一直在按計劃走著,林董事長的首航還是會來,但還會是在這個特別的時間嗎?謝長廷來訪到底給臺灣領導人馬英九多大的刺激,才會讓他在雙十文告中提出“儘速”推動兩岸互設辦事機構及兩岸ECFA後續協商進度,並立派林中森首航大陸呢?

  兩岸關係進入和平發展階段以來,兩岸間作出了“先經後政”、“先易後難”的約定,但馬英九將其演繹成“只經不政”,在政治議題上委以虛詞,已讓大陸的期待打了折扣。前不久,馬英九對國安大陸人事的更疊就被認為有從“傾中”向“輕中”轉變的嫌疑,他起用親信金溥聰做駐美代表,而派王郁琦任“陸委會主委”,媒體紛紛議論這兩人的分量完全不成比例,是明顯的“重美輕中”。再由缺乏兩岸工作經驗的林中森接替江炳坤,也至少是降低了兩會商談的重量級。而在雙十文告中,馬英九還提出所謂要與大陸展開“民主法治的對話”這番令大陸無法回應的主張,不知他要不要將這類對話加到他那份兩岸開啟政治談判的條件單上?可見,在後ECFA階段,馬英九的兩岸政策推進明顯乏力,他似乎準備在兩岸事務上守城了。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