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臺商葉惠德攜330萬美元投資上海。21年後,他在大陸投資累計逾1.5億美元,擁有4家工廠,13間分公司。
葉惠德的“登陸”經歷,是20多年來兩岸經貿發展的一個縮影,其見證了兩岸經貿合作逐步走向機制化的進程。
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臺灣經濟步入轉型期,貨幣升值,資本過剩,臺企迫切想走出去。1987年,臺灣當局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大幅放寬外匯管制,次年大陸方面頒布《關於鼓勵臺灣同胞投資的規定》,迎來了臺胞“登陸”經商熱潮。
“1988年是兩岸經貿的分水嶺,此前是貿易帶動投資,1988年後是投資拉動貿易。”廈門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非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説,20多年來,兩岸經貿經歷了許多變化。
——兩岸投資走向在變化。“大陸經濟的熱點在哪,臺商投資的熱點就在哪。”李非認為,臺商投資隨著大陸改革開放的進程而發展,投資地域從上世紀80年代的珠三角、90年代的長三角到21世紀的環渤海,再到中西部地區,由南往北,由沿海向內地發展。
“1992年是兩岸經貿關係發展的重要節點,”李非表示,鄧小平南巡後大陸市場經濟熱潮開始興起,促進了臺商投資成倍增長。當年臺商投資項目比1991年增長270.61%,1993年兩岸貿易額首破一百億美元。
隨著兩岸關係改善,2009年起,臺灣逐步開放陸資進入,雖然有關政策還“猶抱琵琶半遮面”,但兩岸投資開始從單向走向雙向。
——兩岸企業關係在變化。“20年多前,臺資企業自帶資金、技術、設備、訂單、管理人員,只是利用大陸廉價的勞動力和土地。”李非説。而葉惠德認為,剛開始臺商對大陸企業缺乏信任,所以找不到合作對象。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兩岸經濟開始走向合作。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曾在多個場合表示,“兩岸合作賺世界的錢有什麼不可以?”李非也指出,“兩岸分別處於全球産業鏈的兩個中間環節,臺灣設計和接單,大陸加工和生産,兩岸形成互補。”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和蔓延,增加了兩岸經貿合作的迫切性。葉惠德説,兩岸産業轉型,實現資源整合是大趨勢,“那種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經過去,是該抱團出擊了。”
近年來,兩岸經貿合作與發展論壇、海峽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兩岸中小企業合作發展論壇等交流平臺層出不窮,兩岸企業家通過論壇交流觀點、增進合作。
——兩岸經貿規模在變化。進入新世紀,兩岸先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經貿往來迎來新的高潮。2002年至2004年,兩岸貿易額連續三年增長逾30%;2003年起,大陸成為臺灣地區最大的貿易夥伴;2006年兩岸貿易額突破1000億美元;1987年到2011年,兩岸貿易額從0.46億美元到1600.3億美元,增長3479倍。
——兩岸經貿政策在變化。25年來兩岸經貿成果豐碩,但並非一帆風順。“1996年李登輝‘戒急用忍’的大陸經貿政策及後來民進黨一度上臺,使臺灣的大陸經貿政策的開放舉步維艱”,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經濟室主任朱磊對中新社記者説。
那時在大陸的臺商一度被人稱為“臺灣經濟不振之禍首”。“公司扛著‘中國’兩字(中國化學制藥),民進黨甚至還逼我們改為‘臺灣化學制藥’”,蘇州中化藥品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勳輝對當時臺灣當局的做法感到很無奈。
“好在兩岸的政策環境越來越好”,葉惠德説,2008年5月以後兩岸關係步入和平發展軌道,給臺商投資吃了“定心丸”。
經貿關係的頂層設計對兩岸經貿發展至關重要,朱磊表示,2008年以來,兩岸已簽署18項協議,實現“三通”,經濟合作不斷深化。“兩岸經濟關係可用‘水乳交融’來形容。”
2010年ECFA(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簽訂,是兩岸經貿新的里程碑。朱磊認為,兩岸經濟關係初步實現正常化、制度化與機制化,為兩岸人員往來和貿易投資創造了空前便捷有利的條件。李非也表示,“ECFA簽署後,兩岸經濟從功能性一體化向制度性一體化轉變,島內政策制定者也從兩岸經濟一體化的‘障礙’變成‘推手’。”
李非同時説,兩岸經貿合作如同建房,ECFA只是屋頂,需要4大支柱才能穩固。兩岸已經支起“投資保障協議”這根柱子,還需要“投資及爭端解決機制”、“服務貿易協議”和“貨物貿易協議”3根柱子。框架支穩後,房子還需要砌墻、內裝修、擺傢具,也即兩岸産業合作要更密切。朱磊也認為,“從長遠來看,兩岸經濟不斷整合,最終實現共同市場是大勢所趨。”
儘管兩岸經貿依然面臨挑戰,諸如世界經濟不景氣、ECFA後續談判進入“深水區”,經歷兩岸經濟風雲20多年的葉惠德堅信“兩岸會越走越好,兩岸和平發展的時代潮流不可阻擋”。(記者 陳小願 石龍洪)
[ 責任編輯:王怡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