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布袋木偶戲:飛越海峽的掌中技藝

2012年10月19日 08:33 來源:福建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八寸戲偶,五指乾坤。其實,布袋木偶戲的表演,最難的是雙手操偶。要以手掌作為偶人軀幹,食指托頭,拇指和其他三指分別撐著左右兩臂。”洪惠君一邊説著,一邊拿起兩個木偶舞弄起來,“你看,我左手持生角,右手持小旦。二人一前一後,一邊是如花美眷,一邊是玉樹臨風;這邊是婀娜多姿、步態羞澀,那邊是舉止合度、步態沉穩,兩人的區別一下子就出來了。”

  漳州木偶劇團藝術總監洪惠君是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導演最高獎“文華導演獎”獲得者,從事布袋木偶戲40多年。洪惠君表示,漳州布袋木偶戲至今已有1000多年曆史,南宋時興盛于漳州,明末即流傳到廣東、臺灣和東南亞等地,並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在漳州,布袋木偶戲保留著更多的傳統元素,表演也更純正些。一個演員通常要學會表演多個角色,最多的時候,一個人可以先後扮演三四十個角色。這就需要一心多用,呼應自如。”洪惠君一邊説著,一邊示範起各個角色的指法特點。漳臺布袋木偶戲,同根同源,表演手法相差不大,多次赴臺交流表演的洪惠君認為,漳州木偶戲更原汁原味,特別是手法、技藝也更為嫺熟。

  去年,臺北木偶劇團團長林永志來漳州時在座談會上曾表示,臺灣布袋木偶戲是從漳州流傳過去的,經過幾百年的演變,臺灣布袋木偶引入了現代影視聲光電技術,朝著霹靂木偶戲方向發展。有的還開發了布袋戲電影、網路遊戲,甚至還上了美國主流卡通頻道。而漳州布袋木偶仍靠基本功表演、靠人物塑造取勝,傳承傳統的精華。正因為雙方表演的差異,林永志希望今後能加強與漳州木偶劇團之間的交流,相互取長補短,共同發展。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