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專家解讀:臺當局為何拒絕“兩岸聯合保釣”

2012年09月26日 08:00 來源:人民網-臺灣頻道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灣宜蘭縣近百艘漁船25日抵達釣魚島海域附近進行保釣行動,臺“海巡署”派出數十艘艦艇護漁,可謂是臺灣民間發起的歷年來最大一次保釣行動。然而在此次行動中也傳出,“海巡署署長”王進旺稱,如遇大陸船隻靠近,將予以驅逐,引發網友爭議。對此,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專家陳桂清表示,此番“避嫌”舉動皆是因為忌憚來自美國的壓力,故臺灣當局也不敢在兩岸聯合保釣議題上輕舉妄動。

  馬英九早前便表示,只要臺灣漁民提出合法申請,一定會派海巡艦艇隨船護漁。陳桂清分析説,因此恰逢宜蘭近百艘漁船集體赴釣魚島保釣,“海巡署”就落實了這一政策,不僅派出十幾艘艦艇,在面對日方挑釁行為時,也進行了有力反擊,起到了很大的保護作用。他認為,此次臺灣漁民自發保釣以及“海巡署”堅決護漁的舉動,體現了臺灣同胞捍衛中華民族領土完整與臺灣當局維護中華民族大義堅定不移的決心。

  但馬英九當局亦屢次強調,“絕不會和大陸聯手保釣”,又是什麼原因呢?陳桂清指出,更重要的因素恐怕還是因為島內懼怕來自美國的壓力。因為目前臺灣軍事防務方面主要還是依靠美國的保護,在這種情況之下,為了避免惹怒美國,臺灣當局自然也不敢在兩岸聯合保釣上輕舉妄動。

  陳桂清強調,雖然目前在未達到軍事互信的現狀下,兩岸聯合保釣還有很大困難。但如同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日前所説,針對保釣議題,兩岸絕不能對立,必須站在一致的立場。因此,他建議,兩岸可一方面推動民間聯合保釣,另一方面,從為對方船隻護航開始,進行一些合作。此外,兩岸此前曾舉行過海上聯合搜救演習,如果條件成熟,還可以考慮擴展到釣魚島附近,從側面起到聯合保釣的作用。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