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客家祖地”福建永定建起兩岸客家人溝通橋梁

2012年09月24日 08: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記者23日從福建永定縣獲悉,國臺辦近日為永定縣“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授牌。由此,由福建土樓永定景區、永定客家博覽園、臺灣農民創業園、兩岸交流服務中心、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祖籍地永定縣下洋鎮思賢村等多個點組成的“永定客家文化園”正式成為大陸17個、福建5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之一,搭建起兩岸客家人溝通的“橋梁”。

  著名的“土樓之鄉”永定縣是臺胞的主要祖籍地和“客家祖地”,擁有豐富的對臺客家人文資源。

  “永定縣成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最大特色就是客家文化。”國臺辦副主任葉克冬表示,永定土樓是客家精神一個很重要的代表,它不僅僅在大陸,而且漂洋過海一直到了臺灣,成為兩岸民眾感情和思想聯結的重要標誌,“永定縣作為兩岸交流基地是很合適的。”

  永定對於很多臺灣客家人而言,是血緣的根、家族的葉,有著獨特感情。據了解,永定直接遷臺人口約25萬,經第三地再遷臺的人口有近30萬,其中不乏政界、商界和科技文化界名流。因此,永定縣在開展涉臺交流交往時,非常重視這些優勢、條件的發揮,在兩岸交流中突顯地方特色,産生了非常好的效果。

  如今,永定土樓已成為臺灣同胞非常讚賞和喜歡的一個旅遊熱點。許多臺灣重要政治人物和知名專家學者,對永定客家土樓和客家文化都有非常高的評價,對永定與臺灣的文化交流合作也有高度的期待。

  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曾説,回到永定確實有回家的感覺,血緣和文化的力量讓兩岸維繫在一起;土樓的魅力不僅在於建築的精美,更在於它代表了客家敦親睦鄰、守望相助的傳統文化,所體現的是客家人彼此尊重、和諧相處的處世理念。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