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吳敬璉:加快推進兩岸共同市場的建設

2012年09月19日 13:28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敬璉在19日舉行的海峽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上發表主題演講。(台灣網 王偉 攝)

  台灣網9月19日南京消息 以“世界經濟調整中的兩岸企業合作”為主題的海峽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今天上午在南京開幕。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敬璉在發表主題演講中表示,在國際競爭加劇的挑戰下,兩岸企業需要攜手合作,加快推進兩岸共同市場的建設。

  吳敬璉指出,金融危機發生以後,全球經濟復蘇的過程緩慢,後果和影響現在很難説。需要清醒認識到,復蘇進程的加快可能會增加兩岸企業的壓力。從宏觀面上來看,國際收支缺口背後的問題其實是儲蓄投資的問題,對兩岸經濟來説,如果這個儲蓄投資問題缺口縮小,意味著進出口的拉動作用會相應的縮小,這個縮小增加了兩岸企業的壓力。

  吳敬璉認為,歷史上的每一次金融危機,接踵而來的就會是一次新的技術革命和産業革命,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企業目前處在一個蓄勢待發的狀態下,他們積累了大量的資金,而宏觀經濟上的困難讓他們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性有較大顧慮,針對技術創新以及成本降低的競爭會加劇,這樣會對兩岸企業形成很大的壓力。在面臨國際競爭加劇的挑戰下,兩岸的企業只有在共同市場的基礎上做産業整合,才能應對這個挑戰,重新造就中華經濟的輝煌。

  吳敬璉強調,ECFA特別是早收計劃在擴大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方面取得了明顯的成績。但是,這種合作還比較局限于貿易方面,在當前全球競爭態勢下,需要把兩岸經濟合作進一步推進到産業整合的領域,來提高兩岸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提高中華經濟的競爭力。他指出,兩岸合作的基礎就是優勢互補,在過去的兩岸合作的模式中,臺企利用大陸的比較優勢,到大陸來投資,大陸在土地批租、水電能源建設供應、稅收減免、市場準入等方面給臺資企業以方便和優惠,兩岸合作取得了成就。他指出,經過三十年的改革開放,大陸方面形成了一些新的優勢,其中高技術以及資本的大量積累最為突出,在現在的格局之下,需要通過兩岸企業在産業的資源整合來形成有國際競爭力的中華産業、品牌、世界級企業,要努力建設包括資本市場、人才市場、技術市場在內的共同市場,不光是一個貨物和服務貿易的市場。

  最後,吳敬璉對峰會會後的工作提出了兩點建議。第一、設立一個常設機構來統合各方面所做的工作,首先就是要總結五項産業合作、十九項搭橋專案的已有的工作經驗,存利去弊,繼續往前推進。二是建立新的共同市場建設的工作小組展開調查研究,廣泛地聽取兩岸企業的意見,明確建立共同市場的主要障礙和整改的方向,提出對於工作重點、時間順序、特殊的保護措施安排等等的建議,供峰會理事會抉擇。(台灣網記者 李典典)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