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福建永定縣打造對臺合作新平臺

2012年09月15日 14:3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記者15日從福建永定縣獲悉,借助“98”平臺,永定縣同臺商就加快推進臺灣農民創業園建設,把永定縣建成臺灣農業技術合作先行區進行了進一步的溝通和協商。這是永定縣打好“土樓牌”,唱響“客家歌”,積極打造對臺交流合作的新平臺的一個縮影。

  聞名遐邇的“土樓之鄉”永定縣是臺胞的主要祖籍地和客家祖地之一,是全國對臺工作重點縣和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近年來,永定縣積極利用鄉土文化、鄉情鄉誼優勢,充分發揮群眾性、民間性、草根性的對臺工作優勢,全面加強對臺文化、經貿、教育、結對和宗親交流,努力構建兩岸客家交流合作新平臺。縣裏成立了兩岸客家文化研究院,通過舉辦形式多樣的客家文化論壇,有效整合兩岸客家文化資源。做好客家姓氏源流、族譜修編與對接工作,重修吳、江、呂等8個在臺灣民眾中較多的姓氏族譜,進一步厘清客家姓氏脈絡與淵源關係。加強與臺灣東森電視臺、客家電視臺、聯合報等媒體合作,積極推介客家文化、土樓文化,彰顯永定文化在臺灣的影響力。並通過舉辦海峽客家旅遊歡樂節、福建土樓文化節、永臺婦女客家山歌賽、十萬台胞看土樓等系列活動,吸引大批在臺鄉親來永定尋根謁祖、觀光考察和投資置業。

  目前,永定縣已接待了包括吳伯雄、吳志揚等臺灣知名鄉賢省親謁祖;成功舉辦了“千名臺灣精英土樓行”,吸引包括連戰、吳敦義、林豐正、張榮恭、楊秋興等臺灣知名人士的參與。

  同根同種,割捨不斷的是血緣。針對“慎終追遠、敬祖睦宗”的客家文化特質,永定縣以各種形式推動客家文化入島交流。以反映土樓風情、展現客家文化內涵為主題的大型原生態客家風情歌舞集《土樓神韻》作為大陸第一個縣級自編自導自演的文藝節目赴臺演出,引起臺灣客家鄉親的廣泛共鳴。同時,永定縣在臺北舉辦“永定客家土樓攝影展”,全面展示客家土樓建築藝術、文化奇葩和民情風俗。“客家民俗交流團”、“鄉鎮交流團”、“大陸配偶交流團”陸續赴臺交流;縣工商聯、文聯、消委會、坎市鎮婦聯分別與臺灣中華兩岸農漁牧經貿暨科技文化發展促進會、臺灣兩岸和平文化藝術聯盟、臺灣花蓮縣消費者保護協會、臺北縣平溪鄉現代婦女會締結交流合作關係;龍潭鎮、高頭鄉、湖坑鎮分別與臺灣桃園縣平鎮市、新北市三芝鄉和花蓮縣吉安鄉達成交流合作協議或意向;永定一中等7所中小學分別與新北市明德中學等7所中小學結成交流合作學校。

  永定縣還加強兩岸經貿合作與交流,謀求兩岸經濟共同發展,引進了包括臺商獨資的國産實業(福建)水泥有限公司水泥生産項目,德泓臺商光電産業園已初具規模。到今年8月底,全縣引進臺資工業企業10家,總投資近3億美元。農業合作方面,臺商在龍潭、湖雷兩個鄉鎮建立了臺灣農業示範點,種植優質水稻“越光米”,臺商反映收成比臺灣好,價格是普通大米的十倍。同時,永定縣設立永定縣臺灣農民創業園,項目總投資20億元,將引進200戶以上臺灣農民入園創業。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