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在北京逛臺灣夜市:“把臺灣的小吃文化帶過來”

2012年08月31日 09:09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轉發 列印

  曾師傅説,臺灣飲食比較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注重養生,因而口味相對來説較清淡,對食材品質的要求也很高。圖片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北京,前門,大江衚同,“六合夜市”的招牌懸著,繁體的“臺南擔仔面”、“基隆廟口”渲染著臺灣氣息,蚵仔煎、煲仔飯、車輪餅、燒鮮草……小吃前擠著食客,有的門店前排起了長長的隊伍……

  走過鹿港面線糊、臺南擔仔面、高雄蚵仔煎、臺中麻辣香鍋、逄甲大腸包小腸、臺南棺材板……我要體驗的是蚵仔煎。蚵仔就是海蠣子,蚵仔煎就是將海蠣子、蔬菜、雞蛋跟麵粉一起煎制而成。相傳是17世紀鄭成功收復臺南時,將士們在缺糧情況下急中生智想出的一種做餅方法。店員告訴我,這裡的“金牌蚵仔煎”出身於臺北士林夜市,番薯粉、醬料等主要食材也都是臺灣的,算是地道了。攤餅、裹蛋、翻轉,師傅的手法很嫺熟,伴隨著呲呲拉拉的油聲,金黃的蚵仔煎裝盤了,再撒上醬料,一股夾著香甜的海鮮味兒飄散出來。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