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自在遊花蓮 感受“天人合一”(圖)

2012年08月26日 08:04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轉發 列印

太魯閣山景

  “個人遊”臺灣正流行,其最妙之處應該就是自在,坐看雲卷雲舒,起行禪房深處,乘興而來,興盡而返,如風穿林間,清爽自由。

  自在也需要環境的醞釀。最滋養自在的所在,就是花蓮。

  和臺北、高雄這樣的繁華都市隔著一座中央山脈,花蓮躲在山海之間,禾苗青青,雲霧飄飄,好山好水好空氣,進山、出海、下田,或者就坐在家庭小旅館的廊下逗弄主人的貓狗,都能找到自在的感覺,你還可以觸摸到天人合一這樣的大命題。

  

  花蓮藏著高山,這就是聞名的太魯閣,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理石峽谷。高山、深谷、斷崖、急流……行走其間,令人起今夕何夕之感。

  太魯閣沿途都有景點介紹和路線圖,你可根據時間和體力自行選擇,一般大家都不會錯過的景點有燕子口、慈母橋、綠水步道、天祥、九曲洞、長春祠、七星潭。走在路上,你可以遙想一下當年蔣經國率領退伍軍人靠斧頭和炸藥一寸一寸修建這條道路的艱辛,有200多人命喪此路。正是因為有了這條道路,山外的人才能走進太魯閣。在此之前,只有世代居住在山中部落裏的人才能在半山上的羊腸小道上行走。

  除了山景,大陸游客可能感興趣的還有蔣經國修建、蔣介石下榻過的“行館”,現在已成為五星級的晶英酒店,位於天祥景區。進入外表樸素、內裏舒適的酒店,喝一杯咖啡,滿眼青山綠水,一座紅橋飛跨,咖啡加美景伴隨著“流光容易把人拋”的興衰感慨,你的旅程就自在圓滿了。

  

  花蓮面向太平洋,在花蓮看到的海不是海,而是大洋。到了花蓮,一抬眼就能看到太平洋,除了“讓我們看海去”,還能乘船到茫茫的洋面上尋找海豚和鯨。

  花蓮的海岸線有120公里,太平洋北赤道暖流“黑潮”為花蓮帶來豐富的洄遊性魚類,結果,各種鯨、豚追隨魚群而來。

  到了花蓮,你輕易就能找到為遊客而設的賞鯨船,收費在每人1000元新台幣左右。登船駛向太平洋,世界只剩下了陽光、白雲和藍緞子般的海水起伏舒展,只有那個時候你才能體會什麼是“表裏俱澄澈”,並且“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説”。當小虎鯨忽然躍出水面,在洋面上舞出一道拋物線時,你的心會被牽動。三三兩兩的海豚、鯨在太平洋上飛躍、入水,成為太平洋上最優秀的舞者。

  

  “心中常存知足、善解、感恩、包容”。花蓮是30年前證嚴法師修行之處,現在是慈濟基金會的總部所在地。

  證嚴法師的修行處,是一棟灰瓦白墻的樸素房子,與小學校相鄰,這就是靜思精舍。精舍是慈濟事業的起點,也是慈濟人的心靈故鄉。證嚴法師在此帶領弟子“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發展起今日慈濟慈善、醫療、教育、文化四大事業。精舍雖然小門窄戶,但有一股令人屏息靜氣的力量。坐在門前的樹下,桂花的香氣襲來,稻田在風中延展,雖未置身深山古寺,卻有一種純粹和靜穆自然地在心中生長起來。

  靜思堂宏偉莊嚴,雖是慈濟主要的活動場所,但擺脫傳統的寺院形式,從建築到功能都融入現代氣息,除了挑高13層樓高的講經堂外,還有圖書館、史料館、會議廳。對於信眾來説,這是禮佛修行的地方;對於遊客來説,它也是一座豐富的免費博物館。

  在花蓮個人遊,最後落腳靜思堂,想想一路所見所感,也許你會因這一趟旅程而有些改變吧?(記者 陳曉星)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