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海觀瀾:兩岸文創産業合作 福州發力

2012年08月22日 08:17 來源:中新社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灣文創經驗,前進福州老街。”一句數年前臺灣文創業者進軍福州千年古街三坊七巷的宣傳語,迄今仍為業界人士唸唸不忘;而且,伴隨當年臺灣文創業界探路式的“前進”,榕臺文創産業合作現已結出碩果。

  福州市文産辦官員21日向中新社記者披露,作為閩臺(福州)文化創意産業園核心區的三坊七巷,集聚兩岸工藝美術在此的年交易額超過100億元人民幣。目前,這條福州老街還入駐兩岸各類文創企業160余家,去年年産值達142.6億元。

  熱鬧的並不僅僅是一條古街。2200年曆史的福州城,2008年開始運營閩臺(福州)文化創意産業園,吸引臺灣文創經驗、新興業態及高端人才加速進入,一併帶熱文創産業在福州的發展。

  據福州市文産辦介紹,規劃佔地面積21725畝的閩臺(福州)文化創意産業園,已經完成投資超過200億元人民幣,8月18日成功入圍國家級文化産業示範園,“正式邁入國字號”。

  在三坊七巷經商的臺商陳先生説,福州文創産業的産業氛圍正一點一點地起來,從地方政府的扶持到産業園區內業態互補性的加深,都顯示了好的發展潛力。

  截至目前,閩臺(福州)文化創意産業園入駐57家臺資文化創意企業,産值超過30億元,佔園區總産值10%,帶動與臺灣關係密切的兩岸文化會展、文化科技、工藝美術和文化旅遊等行業産值超過155億元;該園區也已有15家企業赴臺投資,産品、服務和活動覆蓋包括臺北、臺中和高雄在內的臺灣主要城市,並輻射全臺灣地區。榕臺文創産業良性的雙向互動正在開啟。

  當下,閩臺(福州)文化創意産業園形成了以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為核心區,以福州軟體園為産業延伸區,以海西動漫創意谷、福州海峽創意産業園為産業拓展區的“一核兩區”格局。

  福州市文産辦官員在解釋兩岸業界在此合作的脈絡時指出,通過“一核兩區”連結産業上下游,構築了專業化分工和基於閩臺共同地域文化背景之上的相互認同與協作關係,也加強了上下游産業的互補效應與既競爭又合作的創新能力。

  兩岸文創産業界在福州的合作顯現出立桿見影的效果:至2011年,閩臺(福州)文化創意産業園入駐企業628家,實現産值342億元,佔據福州文創産業的半壁江山,形成了以數字內容、動漫遊戲和創意設計為閩臺文化科技示範,以工藝美術、文化會展、文化旅遊為閩臺文化交融示範的六大特色文化産業集群體系。

  閩臺(福州)文化創意産業園各組成園區亦各成風格。三坊七巷已形成福建省最大的文化旅遊和工藝美術業集群,年吸引遊客不下800萬人,拉動消費1000億元以上;福州軟體園是福建規模最大的單體文化産業園區,其中超過80%的經濟貢獻來自於數字內容、動漫遊戲等新興産業;佔地面積18000多畝、規劃建設中的海西動漫創意谷、福州海峽創意産業園,為兩岸文化産業的後續合作提供發展空間。

  福州市文産辦官員表示,産業園內的數字內容、動漫遊戲、文化會展和工藝美術類企業,已與臺灣地區相關知名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共同創作、製作、策劃了大量品牌性文化産品及活動。

  如今,福州文創産業園區初步形成工藝美術産業聚集區、動漫遊戲産業聚集區、溫泉文化旅遊産業聚集區及榕臺産業合作聚集區等四大聚集區,産業鏈生成提速,産業聚合力進一步提升。

  此外,福州建立了文化創意産業發展專項資金,採取貸款貼息、項目補助、資助和獎勵等方式支援文創産業發展;2012年此項資金的額度為3000萬元,顯現政府積極扶持文化創意産業發展的姿態。(記者 張建忠)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