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第14屆兩岸四地朗誦賽高雄登場 小選手們各展特色

2012年08月13日 15:16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8月13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感情、眼神和投入就能傳達詩的情境。”來自兩岸四地青少年今天在高雄市舉辦的朗誦賽中發揮各自特色,展現不同的説話藝術風格。

  第14屆兩岸四地青少年朗誦比賽今天在高雄市金典酒店登場,有來自臺北、上海、香港和澳門的40名青少年代表團與會,競賽分朗誦和説故事兩項,朗誦比賽題材自由,不少參賽者引用詩人余光中、周大觀和王志健的詩,他們精準控制時間,透過眼神、臉部表情和投入程度,以抑揚頓挫的語調傳達詩歌的情境。

  來自上海的小學四年級學生許承昊以“一隻白鳥”為題,搭配標準的上海口音朗誦“太陽從山巔升起、展開在無涯際的海面”,搭配少許的肢體動作,吸引不少目光。他受訪表示,感情、眼神和投入就能傳達詩的情境。

  臺北明湖小學的韋晢以余光中《一枚銅幣》演繹銅板從賣油條的老伯伯手上流傳的情境,他以清晰的語調敘説銅板流通的歷程與趣事,受到在場者青睞。

  來自澳門的唐博穎朗讀周大觀的童詩“在家人面前我不敢哭、在醫護人員面前我不能哭、在癌症惡魔面前我不必”,她帶有勇敢、堅毅的眼神傳達不向命運低頭的情感,也令在場者印象深刻。

  評審鄧繼雄説,朗誦者需要掌控詩歌的情感才能帶給欣賞者感染力,呈現情境。香港籍的評審毛素君認為朗誦不是舞臺劇,不需要太多的表演。臺北市日新小學的老師楊文儀説,上海隊在語音上是強項,臺北的學生則活潑有創意。(台灣網 李帥)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