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兩岸簽投資保護和促進協議 為經貿打強心針

2012年08月13日 09:08 來源:你好臺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道,「八」,在中國人看來,是一個吉利的數字。9日,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陳雲林與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江丙坤歷史上第八次握手,結果的確令人驚喜。雙方簽署了《海峽兩岸投資保護和促進協議》、《海峽兩岸海關合作協議》兩份協議。尤其是「投資保護和促進協議」,商談時間歷時兩年,被稱為「最難啃的骨頭」。

  啃下了硬骨頭的陳雲林,昨天(10日)晚上返回北京,儘管疲憊,但難掩興奮。在接受本台記者溫飛的獨家專訪時,陳雲林表示,雖然這次會談是過去在臺灣舉行的幾次會談中,時間最短的一次,但成效顯著。

  陳雲林:8月9號,我和江丙坤簽了這兩項協議,它標誌著兩岸經濟合作邁進了關鍵一步。過去我們的陸資是不能夠入島的,這次的《海峽兩岸投資保護和促進協議》它有一個促進作用。協議的保護機制由單向變成雙向,強化了投資保障的力度,提升了投資保障的水準。

  對於此次會談簽署的兩項重要協議,昨天出版的臺灣各大報章均在顯要位置大篇幅進行了報道,用「功不唐捐」、「彌足珍貴」等詞給予了高度評價。

  臺灣《中國時報》10日在頭版報道了此次會談以及簽署《海峽兩岸投資保護和促進協議》等成果,並在「焦點新聞」版做了詳細報道。其中一則報道中寫道:「兩岸投保協議的簽署,讓臺商感覺更有保障。」

  《兩岸進入雙向投資時代》,是臺灣《旺報》昨天頭版頭條的大標題。該報用了7個版面對此次兩會領導人會談及成果做了全面性的「特別報道」。

  臺灣《工商時報》發表題為《「兩岸投保」帶給臺商實惠知多少》的社論説,兩岸投保協議「好不容易出爐了,實可謂彌足珍貴,也值得兩岸雙方共同善加運用。」

  這次簽署的「投保協議」之所以備受關注,是因為它對於兩岸的經貿關係是一針強心針,對臺商和陸商都是利好。過去,臺商有商事糾紛,要自己想各種辦法解決。現在,協議提供了商事仲裁的渠道,甚至可以啟動雙方都同意的第三地仲裁。

  協議同樣保護了陸商赴臺的利益。從此,不管是攜財而來的臺商,還是攜資而去的陸商,心裏都有了底。

  陳雲林:比如説我在這裡投資,和地方發生的一些爭端,我們結合兩岸的實際情況,設計了很多具有兩岸特色的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這樣的話,臺商和地方發生矛盾,就以這些辦法來解決,這都是帶有兩岸創意性的。比如説我在這裡建了工廠,由於使用的原因、城市建設規劃等,可能涉及到一些拆遷。這些我們過去有一些規定,但是雙方認為都不是很具體,很難操作,這次都把它具體了。

  而此次簽署的《海峽兩岸海關合作協議》加強了雙方海關的合作,提升雙方執法能力和監管效能,貨物通關也會更加便利。

  陳雲林:會進一步強化雙方的海關合作,滿足雙方在ECFA簽署以後,對兩岸貿易提供的通關便利,對通關貨物實施有效監管的需求。為兩岸海關合作打下一個很堅實的基礎,提供制度性的保障。

  每一次陳雲林與江丙坤的握手都備受外界關注,畢竟它關係到海峽兩岸人民的福祉。人們也習慣性地把陳雲林與江丙坤的每一次會談稱為「陳江會」,它也被視為當前兩岸關係改善和發展的重要標誌。

  2008年11月,兩會領導人第二次會談在臺北舉行,兩岸同胞渴望三十年的通航、通郵、通商變為現實,「大三通」時代使兩岸真正實現「千里一日還」。

  而對於這次五天四夜的歷史性臺灣行,陳雲林用了三個詞來總結:「欣慰、憧憬、感謝」。對於4年來所簽署的18項協議,陳雲林不無感概。

  陳雲林:要看這些協議的重要意義,不是我們怎麼去評論它,也不是我們的主管部門和專家,而是看兩岸民眾怎麼看。舉個小例子,我們的協議剛剛簽署完之後,臺灣的股市就漲了118點,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就説明人們支援我們的協議,因為他們認為兩岸的和平穩定對他們有很大的好處。

  陳雲林還透露,加快ECFA(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後續商談、擴大ECFA成果和效益是當前兩會協商的重要任務。今明兩年將全力推進服務貿易、貨物貿易以及ECFA爭端解決協議的商談,力爭早日取得實質成果。(記者 溫飛)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