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引進臺灣捕撈技術 福鼎漁民到國際公海釣“大魚”

2012年07月13日 09:29 來源:福建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學習臺灣技術開展遠洋捕撈

  王昌勇,福鼎市沙埕鎮南鎮村“漁老大”,15歲下海。由於近海漁業資源衰退得厲害,2004年,當時作為村主任的王昌勇決定學習臺灣燈光捕撈技術,發展遠洋捕撈作業。

  “沙埕港是對臺勞務輸出點、對臺小額貿易點和臺輪停泊點。考慮到這些優勢,我們決定選派高素質的漁民到臺輪上邊打工邊學習,先後派出30多批次100多個漁民。”王昌勇告訴記者,為了掌握遠洋捕撈作業模式與規律,他自個兒也主動跟隨臺灣漁船遠洋捕撈作業船隊去國際公海釣金槍魚。

  從臺灣漁民那兒學會了遠洋捕撈作業方式,王昌勇決定自己去北太平洋釣魷魚。“當時村裏的船老大們都説我昏了頭,遠洋作業並不是那麼容易就能賺到錢的”。

  當初王昌勇沒有自己的船,於是想購置一條冷凍船,但至少需要資金150萬元。他就開始四處籌資,可漁民們都認為遠洋風險很大,對王昌勇的計劃半信半疑,有的只肯出借2000元錢。這樣,王昌勇足足找了30多個人,才終於籌夠了這筆資金。接著,他從臺灣漁民那兒買來一條燈光誘釣船,經整修後,于2004年8月出海。回想起首次出航,王昌勇感慨萬千。

  “到了北太平洋,頭半個月,捕撈産量為零,一個月過去了,産量依然為零。”王昌勇説,當時背負100多萬元債務,沒有産量,壓力就變得越來越大,甚至村裏還有人到府討債。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