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情係齊魯”兩岸文化交流座談會在青島召開

2012年07月10日 05:34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情係齊魯——兩岸文化聯誼行”活動9日在青島召開了兩岸文化交流座談會。(台灣網 芮益芳 攝)

  台灣網7月10日青島消息 “情係齊魯——兩岸文化聯誼行”活動9日在青島召開了兩岸文化交流座談會,主題為對山東文化發展的建言和對推動魯臺文化交流的意見與建議。與會嘉賓分為三組,就文化行政、文化藝術、文化創業三個方面展開深入交流和探討。 

  臺灣的知名畫家劉國松表示,山東博物館給他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第一眼就為其壯麗和大氣所震撼,“我走過的地方已經能繞地球幾個圈,而山東博物館絕對不輸于國外的知名博物館。”祖籍山東青州的劉老先生,對於山東地區繪畫藝術人才輩出的情況早有了解,而此次來訪,得知山東繪畫作品收藏家數量全國第一,繪畫市場幾乎佔全國三分之一。所以他認為,山東將在未來中國繪畫藝術的發展道路上能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同樣對於山東地區的博物館讚嘆不已的還有臺灣著名建築家李乾朗先生,被同團嘉賓戲稱為“一路上的所有建築都不放過”。他認為,山東部分新建的博物館設計很好,光線明暗調整得當有利於文物保護,而觀賞距離連臺北故宮與之比較也相形見絀。據了解,這是他第三次踏足齊魯,孔廟是他之前就走訪過的古跡之一,李乾朗比較了幾年前的狀況,認為孔廟的保護工作進行的不錯,值得肯定。但是,他也提出,售賣紀念品的禮品店不宜靠主體建築太近,這不利於古跡的保護,宜選擇不干擾主體的地理位置,希望能得到改善。 

  82歲的何照衢是臺灣畫家,也是此次臺灣嘉賓團中年歲最長的老者。他在會上表示,自己心裏一直有個夢:我這一生能否到大陸一看。馬英九上臺之後,兩岸交流擴大,沒想到他真的能有機會來大陸交流。老先生表示,雖然自己年歲已高,腿腳稍有不便,還好能堅持親自走過來看看,感到非常幸運。另外,他還向大陸嘉賓發出邀請,希望他們能去臺灣看看阿里山、日月潭,還能就繪畫藝術展開交流合作。 

  德簡書院主持人王鎮華表示,在這次的交流活動中,他能深刻感受到兩岸同胞之間的厚愛。在曲阜祭孔儀式中,王鎮華曾攜妻子在孔子墓前磕頭行禮。他表示,這是在文化上認祖歸宗。他在日常生活中每天讀孔子學説,而這次是面對一個活的精神體,因此感到心潮澎湃。 

  臺北大學榮譽教授、臺北市政府顧問辛晚教提議兩岸將孔子誕辰日定為教師節,他認為,齊魯文化和儒家文化中的禮樂文化應得到更多重視,再者祭孔儀式應遵循古禮,廟宇中應更豐富禮樂內容;另外,孔子研究院還可增設權威的儒學圖書館。(台灣網記者 芮益芳)

臺灣世新大學講座教授、知名學者曾永義在會上發言。(台灣網 芮益芳 攝)

臺灣德簡書院主持人王鎮華在會上發言。(台灣網 芮益芳 攝)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