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特寫:臺灣熱鬧“五月節”

2012年06月24日 08:52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23日是傳統的端午節,一早8點,臺北市大佳河濱公園裏就已熱鬧非常,在這裡舉行的臺北國際龍舟錦標賽吸引了大批民眾舉家前往觀看。基隆河上,鼓聲震天,龍舟競渡,濃濃的傳統氣息感染著在場所有人。

  在寶島臺灣,端午節也被叫作“五月節”,是最重要的傳統佳節之一。數百年來,臺灣民間很好地傳承了中華端午禮俗,賽龍舟自然是必不可少也最喜聞樂見的端午習俗。

  “五月鑼鼓響半天,阮卜(閩南話,意為‘我要’)看龍船行河邊”。由古至今,臺灣各地的主要河川上,在端午節當天都會舉行盛大的龍舟競賽。

  今年臺北市政府舉辦了“水岸臺北2012端午嘉年華”活動,其中最吸引“眼球”的就是國際龍舟錦標賽。據臺北市政府體育處介紹,本屆賽事有207支隊伍參加,創下歷年之最,獎金額高達400萬元新台幣。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首次有大陸龍舟隊跨越海峽,來臺北參與端午競渡盛事。

  新北市碧潭龍舟賽也名聲不小,當日舉行龍舟錦標賽吸引了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3000位選手參與。在115支龍舟隊伍中,有一支平均年齡超過50歲的“長青隊”已連續參加近10年了,有隊員笑稱他們是“千歲隊”。還有不少年輕學生組隊參賽,他們希望親身體驗傳統龍舟的樂趣。

  彰化鹿港是臺灣最早開發的港口。曆盡滄桑,如今的鹿港雖只是一個小鎮,卻較好保存了閩南傳統文化。23日,彰化縣文化局舉辦了“2012鹿港慶端陽踩街表演”,讓平日寧靜的鹿港驟然熱鬧起來。下午3點到5點,由8支傳統“陣頭”和其他表演團隊組成的隊伍從鹿港鎮中山路出發,沿途為人們進行了精彩的民俗藝術表演。

  臺灣民眾過端午的習俗除了吃粽子外,還要飲雄黃酒、驅五毒、飲午時水、沐午時水、午時立蛋等等。

  23日午間,記者在臺北街頭看到,多數店家都閉著門,包括平常假日最忙碌的餐館食肆都歇業了,由此也顯見端午節對臺灣民眾的重要性。

  不過,一些傳統市場在端午節這天人氣更加高漲,個中緣由就在於粽子。不到7點,臺北南門市場裏,已有不少民眾在排隊買粽子。一位業者説,最近10多天都很忙,一星期賣掉的粽子所用糯米有1000多臺斤(1台斤等於600克),端午節當天是特別加班,現場包粽以回饋顧客。

  在傳統市場裏,除了粽子,“買氣”也很高的是端午習俗中用來驅蟲避邪的艾草,還有各式各樣的香包。

  在端午節,臺灣許多民眾返鄉團聚,還給島內交通帶來到了一定壓力。據了解,臺灣高鐵在22日至25日間,已售出逾12萬張車票。臺灣高鐵還加開16班列車,4天總計開行562班次,座位超過55萬個。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