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學者:與大陸簽署ECFA是臺灣的最佳選擇

2012年06月23日 08:39 來源:東南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ECFA的簽署,各界紛表關切。臺企聯和106個臺商協會近日刊登大篇幅報章廣告,呼籲馬當局應儘速和大陸簽署有利臺灣經濟發展的ECFA。對此,臺灣“經濟部長”施顏祥表示,兩岸簽署ECFA不會等太久。馬英九也指出,臺灣跟大陸很快要簽ECFA,臺灣在世界經貿地圖的位置將不同。

  自2000年以來,整個國際經濟環境發生巨大轉變。首先,是東亞區域經濟整合的方興未艾。2010年初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協議成形,2012年 “東盟加3”框架也將正式確立,而在這兩個區域多邊自由貿易協議當中,臺灣都被排除在外。東亞市場加上歐盟、美國佔臺灣出口比例的89﹪以上,臺灣無法參與東亞區域整合,將會大大減弱臺灣産品出口到這些地區的競爭力。

  其次是大陸與韓國經濟的崛起。大陸是臺灣最大的外貿市場,韓國則是臺灣最主要的市場競爭者。2002年之後,韓國成功地利用大陸市場作為跳板,將品牌與市場拓展到全世界,反觀臺灣卻逐漸成為亞洲“四小龍”之末。而大陸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經濟成長更是全球一枝獨秀,今年更將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反觀臺灣,卻遲遲無法全面進入大陸市場。

  因此,臺灣與大陸簽署ECFA主要有以下兩項目的:首先,是避免在這波東亞區域整合下 “被邊緣化”。目前在東亞區域中,只有臺灣地區與朝鮮尚未與東亞國家簽署任何自由貿易協議,這對臺灣的外貿産生相當大的影響。透過ECFA的簽署,讓臺灣産品出口到大陸與東南亞市場,可以與其他國家和地區一樣享受優惠的關稅待遇,而與日本、韓國及東盟各國站在相同的競爭地位。

  其次,則是促進兩岸經貿關係的正常化。大陸近年來經濟快速成長,內需消費愈來愈強勁,受限于兩岸經貿現況,臺灣企業無法與日韓企業競爭、分享大陸內需市場的大餅,將使臺灣企業的發展受到相當大的限制。與大陸簽署ECFA之後,不但可以促進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更可以讓臺灣企業將大陸市場作為拓展全球市場的重要跳板,同時也讓臺灣成為全球進入大陸市場的重要窗口。

  簡言之,打開大陸市場,進入東亞經濟整合的行列,可以讓臺灣經濟注入一股活水,提升臺灣的産業競爭力。兩岸簽署ECFA,是臺灣面對全球化浪潮的最佳選擇。(潘錫堂,臺灣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