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依託臺兒莊交流基地 棗莊與臺灣交流合作快速發展

2012年06月14日 09:13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古城內建有天后宮媽祖廟。2011年10月,臺灣大甲鎮鎮瀾宮媽祖分靈安坐臺兒莊。(台灣網 宿靜 攝)

  台灣網6月14日棗莊消息 2009年12月16日,經國臺辦批准,大陸第一家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在棗莊市臺兒莊區設立。6月13日,參加“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巡禮”活動的兩岸記者參訪了臺兒莊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據介紹,自交流基地設立以來,依託這個平臺,棗莊與臺灣交流合作實現快速發展。

  臺兒莊是國臺辦批准的大陸首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是海峽兩岸經濟、政治、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自海峽兩岸交流基地設立以來,棗莊依託這個平臺,全面加強了與臺灣的交流與合作。根據交流基地建設需要,相繼開展了臺兒莊天后宮媽祖安座大典、臺兒莊大戰無名英雄安葬活動、海峽兩岸龍舟賽等活動。連戰、吳伯雄、郁慕明等臺灣知名人士先後親臨臺兒莊古城考察交流。據介紹,2012年棗莊還將舉辦臺兒莊古城開城儀式、第三屆海峽兩岸龍舟邀請賽、第五屆棗臺青年藝術交流夏令營等活動。

  交流活動的開展也帶動了棗臺兩地人員交流的增多。據統計,2011年,棗莊全市接待應邀來訪台灣團組達到21批、428人次,應邀赴臺團組達到34批、234人次,雙嚮往來團組人員規模實現成倍增長。同時,棗臺交流帶來的綜合效益日益顯現,越來越多的臺灣民眾來到古城參觀遊覽。據介紹,古城幾乎每週都有臺灣旅遊團隊,已接待臺灣遊客2萬多人次。

  臺兒莊,形成于漢,發展于元,繁榮于明清,曾被稱為“天下第一莊”。1938年臺兒莊大戰使這座古城化為廢墟。2008年,棗莊市決定重建臺兒莊古城,將保存下來的大戰遺址、古城墻、古碼頭、古民居、古街巷、古商埠、古廟宇、古會館等歷史遺産科學地進行修復。2009年12月16日,經國臺辦批准,成為大陸第一家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台灣網記者 宿靜)

古城內實景再現乾隆下江南情景。(台灣網 宿靜 攝)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