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高歌西進 臺灣影片進軍大陸徘徊在愛與痛邊緣

2012年05月25日 10:26 來源:東南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曾幾何時,我們還在關注著電影《雞排英雄》在大陸的上映情況,作為ECFA簽署後第一部“登陸”的電影,它在大陸的成績牽動著兩岸電影人的心。轉眼一年就要過去,在這先後有6部電影進入觀眾的視線,而其中《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更是憑藉傲人的票房載譽而歸。

  近一兩年本土電影發展勢頭大好,在島內創下紀錄的同時,更將目光投向大陸。然而面對市場競爭、文化差異,究竟能再次名利雙收,還是慘遭“滑鐵盧”,臺灣電影人躍躍欲試的同時有幾分底氣?前段時間攜磅薄之勢而來的《賽德克巴萊》,這一兩天就要下檔,卻陸續有票房慘澹的消息傳出。適時總結成功與失敗的經驗,更有助於他們度過這段“磨合期”。

  6部片5億票房 《那些年》穩居榜首

  臺灣電影 “井噴”的勢頭與大陸市場的開放密切相關。ECFA實施以後,其中一項就是大陸方面將取消“臺灣華語電影片進口大陸配額限制”。簡單點説,就是臺灣電影再也不用和好萊塢大片搶那20部的進口配額。而在一年時間裏有6部臺灣電影乘著這股“東風”,分別是《雞排英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翻滾吧!阿信》、《殺手歐陽盆栽》、《愛到底》和正在上映的《賽德克巴萊》,而總票房達到了5億元新台幣。

  在這5部電影當中,最大的贏家當數《那些年》。《那些年》今年在大陸上映後,總票房突破了5000萬元人民幣,從而成為內地票房最高的臺灣本土電影。能夠取得如此傲人的成績,著名導演、臺灣金馬影展主席侯孝賢説:“ECFA簽署後影響很大,臺灣影片的任督二脈通了!”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