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特寫:葉克冬體驗臺北“夜文化”

2012年05月23日 08:23 來源:中新社 字號:       轉發 列印

  “很熱鬧,很草根,很好吃”,置身臺北士林夜市,中共中央臺辦副主任葉克冬吃著臺灣小吃感嘆道。

  甫率團來臺的葉克冬,22日馬不停蹄,拜會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參觀故宮、出席應氏盃圍棋大賽開幕式……展開“文化、社會之旅”的他,夜市這一站不可缺。

  十年前曾到訪台灣的葉克冬説,上次只是去阿里山、日月潭、安平古堡這樣的地方,沒有到市民喜歡去的地方,今晚是“第一次在臺灣逛夜市”。

  據介紹,士林夜市是臺北市最火爆的夜市之一,由清末媽祖廟“慈誠宮”之廟前廣場演變、發展而來。如今,每天來這裡的四、五千人中,有過半是大陸觀光客。

  葉克冬緩步走在夜市裏,左盼右顧。他稱,要以普通大陸觀光客的身份感受臺北夜市,融入到臺北文化和生活裏面。這也是此次文化考察的一個部分。

  前方是士林大香腸攤位,葉克冬停下腳步,讓老闆“來一根”。走至另一家美食攤位,蚵仔煎、花枝羹,他各要上一碗大口吃起來。

  “生意好不好?”、“來這裡的大陸觀光客多不多?”、“有沒有想過到大陸開店?”

  聽著這些“專業問題”,攤主爽快回應:想在大陸開店呀。當聽説是中臺辦副主任到訪,攤主稱要拿這個做招牌,惹得旁邊攤位女掌櫃幾番“央求”葉克冬,“能否到這邊來一下?”

  再換一處,牛排、臭豆腐、木瓜奶……面對這麼多美食,葉克冬説:“恨不得晚上沒吃飯”,他招呼一眾記者也來品嘗,“採訪是次要的”、“木瓜奶很好喝”、“ 臭豆腐並不臭,有點兒酸,很特別”。

  不單自己一飽口福,葉克冬還特意為家人買一份伴手禮——牛軋糖。

  看著熙來攘往的人群,葉克冬説,有人群的地方就有文化,夜市是普羅大眾經常來參與的一種文化活動,在這裡可以了解臺灣,也可了解兩岸民眾共同享受的樂趣。

  他還説,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精神上的紐帶,起到溝通兩岸、增加了解、融洽感情的作用。兩岸之間應增加文化交流合作,使得兩岸同胞心連得更緊,共創互利雙贏局面。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