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專家:港臺金融合作需與大陸緊密聯繫

2012年05月17日 08:58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港金融合作研討會16日在臺北舉行,吸引了近200名來自香港和臺灣金融界的專家和有關人士參加。與會專家認為,港臺兩地金融發展各有所長,未來除互通有無、互補所需外,若想取得長足發展離不開與大陸的緊密聯繫。

  港臺經濟文化合作協進會副主席李大壯在研討會上表示,香港的國際金融和商業中心地位已得到廣泛認同,而去年出臺的“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支援香港發展成為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和國際資産管理中心,未來港臺在金融領域中應有更大合作空間。香港和臺灣如能進一步加快加強金融領域的互助互補合作,一定能共創雙贏,推動兩岸三地經濟的發展。

  臺灣金融主管機構副負責人李紀珠表示,金融危機重創歐美很多金融機構,使其海外拓展速度和領域、範圍大受影響,對於臺灣和大陸這樣的新興市場反而是很好的機會。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簽訂後,合作商機更為廣闊。

  她認為,兩岸特色金融産品、兩岸三地理財平臺是未來臺灣的金融發展方向。臺港金融産業各有強項,臺灣在服務中小企業方面具有優勢,香港在理財平臺等方面實力較強,雙方可以互補。在歐債危機尚未消除的情況下,雙方監管單位應加強合作,協助穩定亞洲市場。

  東亞銀行高級顧問陳子政認為,探究香港銀行業發展可以發現,包括CEPA(《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在內的多項政策為香港銀行業注入了新動力。香港與內地經濟聯繫緊密,促使香港成為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從2004年開始,香港銀行的人民幣業務不斷擴張,人民幣債券在香港已累計發行約2158億元人民幣。

  他認為,臺灣包括資訊科技、電子、食品等産業的成功發展,加上與大陸經濟聯繫的加深,將為臺灣金融業帶來重大發展契機。臺灣需要放寬在金融業內的管制,適度開放銀行業的經營環境。

  臺灣永豐商業銀行董事長邱正雄則在專題演講中提出,在人民幣國際化政策下,臺灣有兩岸貿易作基礎,可推動臺灣發展成為人民幣區域中心,與香港形成互補。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