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嘉義與余杭鄉親結對交流側記:茶香清雅 情暖心靈

2012年05月02日 14:39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灣嘉賓合影留念。(圖片來源:杭州市余杭區臺辦)

  台灣網5月2日杭州消息 日前,來自臺灣嘉義縣梅山鄉太興村和屏東縣高樹鄉新豐村的19名鄉親,來到杭州余杭區徑山鎮徑山村,走進村民家作客。雙方開展了形式多樣的交流互動,通過交流增進了彼此間感情,讓相互間的心靈更靠近了。

  參觀徑山茶園探討産業發展

  來到徑山茶園,臺灣的鄉親們感覺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一片片綠蔭蔭的茶樹,陌生的是徑山綠茶的採摘方式。看到採茶工只摘採一兩片小小的嫩葉,其他葉子都將棄之,他們直搖頭感嘆:太浪費了!因為臺灣烏龍茶是採摘大片枝葉製作,且一年四季進行採制。村民們就這樣在茶園裏聊著、交流著,春天和煦的陽光照在他們的臉龐上,多麼溫馨感人的場景啊!

  走出茶園,沿著徑山古道向上攀爬約半小時的時間,淡雅清新、鮮醇柔和的綠茶香味已撲面而入——綠神茶廠到了。在茶廠內,臺灣鄉親們仔細地觀看,認真地聽著講解,不時作出詢問,時不時拿起茶葉聞一聞,揉一揉,捻一捻。這些烏龍茶業界的專家,在不同工藝的綠茶製作車間裏是這麼的專注與認真。

  從茶園到茶工廠,一路參觀令大家口乾舌燥,此時,臺灣嘉賓來到了翠竹掩映下的品茗室。喝著甘醇爽口的徑山茶,兩村村民話題漸漸由茶延伸至家庭,擴展到各自的生活,乃至兩岸關係等話題。臺灣的嘉賓中大部分是首次來大陸,對大陸的記憶和印象源自於媒體,此次能近距離地感受大陸的山水、體驗百姓的生活,感觸很深。他們説:“大陸原來是這樣的,沒想到大陸老百姓的生活現在這麼好,大陸人太熱情太好客了”。

  漫步水鄉古鎮品嘗塘棲美食

  來到明清時富甲一時,貴為江南十大名鎮之首的塘棲,踏上廣濟橋的青石,臺灣朋友不時伏下身去摸摸橋岩,畢竟這是500多年前建造的古橋,也是京杭大運河上唯一的一座七孔石拱橋。走下橋,來到了頗具特色的水北街,這裡的小吃琳瑯滿目,臺灣朋友吃著美食,不時詢問著小吃的名稱、用材、製作工藝等問題。在這裡,他們滿足了食欲,體驗了文化,更加深了相互的了解。

  參觀良渚文化感受千年璀璨

  良渚博物院盛裝著古老而神秘的良渚文化,而美麗洲公園是人和自然和諧相處的美麗畫卷。在這片誕生了中國最早文明的土地上,有中國最早的宮殿,有當時最大的城市,有神秘莫測的玉器體系等等諸如此類的人類傑作,也有天藍水青山秀、鳥鳴叢林溪澗的自然生態之美,以及人們改造自然又與自然互相依存的和諧之美。這裡,臺灣朋友們驚嘆于5000年文化的璀璨,感受了良渚先人的風土人情、自然生態、生活勞作、交通運輸、祭天禮地畫卷,領略了“中華第一城”恢宏氣勢,更近距離觀賞良渚玉器,被它的琢磨精緻、紋飾華麗深深吸引,更為古代良渚人的精細工藝所折服。

  體驗西溪民俗回歸人間凈土

  西溪是罕見的城中次生濕地,園內水網密布,水是西溪之靈魂,正所謂“一曲溪流一曲煙”。整個園區六條河流縱橫交匯,其間分佈著眾多的港汊和魚鱗狀魚塘。這裡自古就是隱逸之地,被文人視為人間凈土,文人雅士們在此作畫賦詩。嘉賓們被獨特的濕地景致深深吸引,漫步林蔭道,泛船溪水澗,寧靜淡雅的景致令嘉賓流連忘返。(台灣網、杭州市余杭區臺辦聯合報道)

  嘉賓們深入杭州余杭區徑山鎮徑山村交流。(圖片來源:杭州市余杭區臺辦)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