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兩岸“貨幣直航”等待“落子” 互信務實是關鍵

2012年04月12日 23:56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4月13日北京消息  作為兩岸金融合作中的焦點議題,延宕已久的兩岸貨幣清算機制建立正在等待關鍵性的“落子”。

  在12日舉行的海西2012兩岸經濟暨金融研討會上,加快推進兩岸貨幣清算機制的建立成為了與會專家的一致呼聲。

  眾所週知,相對於貿易上的緊密依存,兩岸在金融領域的合作還相當滯後。而在兩岸金融合作的棋盤上,貨幣清算機制的建立一直是雙方各界急待落下的關鍵棋子。

  2011年大陸與臺灣的貿易額達到1600億美元。這一龐大數字的背後蘊含著兩岸貨幣無法直接清算帶來的龐大經濟成本。由於美元貶值和人民幣的持續升值,這樣的“曲線結算”給兩岸企業造成了極大壓力,匯率變動吃掉了本就微薄的貿易利潤。在社科院副院長李揚看來,臺灣與大陸實體關係密切,貨幣關係卻和美元密切,其中障礙不僅影響企業盈利甚至會影響持續緊密的兩岸實體經濟關係。

  因此,如何找到兩岸貨幣流通的便利方案成為了促進兩岸金融合作再上新臺階的關節點。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吳志攀認為,兩岸貨幣應儘快實現直接兌換,在兩岸貿易往來中不再以美元為仲介,更好地滿足兩岸間日益增長的貿易、投資及旅遊的發展需求。

  這種通過建立貨幣清算機制以落實“貨幣直航”達到共贏的願景,顯然是兩岸業界的共同期待。但建立兩岸貨幣清算機制已醞釀數年,由於其政治層面和技術層面的複雜性,雙方推進得均相當謹慎。兩岸早在2009年就簽訂了《兩岸金融合作監管備忘錄》,但金融合作上仍以個案存在,系統規模合作的緊密度不如預期,相當程度歸咎於缺乏機制化的貨幣清算體系。

  而近一段時間以來,有關兩岸貨幣清算機制的建立似乎顯露了樂觀的訊號。3月中旬,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第十一屆全國人大總理記者會上表示,任內將推進兩岸銀行結算體系合作、鼓勵雙邊銀行相互參股。隨後的4月初,副總理李克強在博鰲論壇會見吳敦義時提出要加快推進兩岸金融領域合作,採取積極措施,儘快啟動商議建立兩岸貨幣清算機制,推進兩岸銀行、證券、保險業建立並完善監管合作機制。在4月11日舉行的國臺辦例行新聞發佈會上,發言人范麗青也表示國臺辦方面積極支援推動建立兩岸貨幣清算機制,希望雙方儘早溝通,儘早取得成果。凡此種種,均顯示出大陸方面推進建立兩岸貨幣清算機制的態度與決心。

  臺灣大學會計係專任教授劉啟群認為,當前建立兩岸貨幣清算機制已經成為兩岸業界及民眾的共同需求。他認為雙方應該以更開放的心態來面對。有關方面應該考慮過去一些限制的合理性,考慮何時鬆綁如何鬆綁。共同推動建立可長可久的金融交流制度,讓兩岸業界可以正常有序地進行金融投資與合作。

  有分析人士指出:兩岸對於貨幣清算機制推進的審慎態度不難理解。兩岸經濟和金融合作非常複雜,涉及政治因素、政策制度因素等深層次問題,需要兩岸的互信、默契,需要全盤考慮、一步步推進。 而目前橫亙在兩岸金融合作領域的政策限制,開放條件,也需要雙方本著務實、開放的心態與智慧來解決。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特聘顧問王洛林看來,建立兩岸貨幣清算機制的大方向是明確的,這是大陸“十二五”規劃的一個目標。在協商的過程中,首先要仔細研究對方的各項條例,吃透法規條文,在此基礎上,要突破制度障礙特別是觀念的障礙,摒棄保守、單項的思維,減少不必要的限制,以務實的態度來推進機制的早日建立,才是解決之道。(記者 李徽)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