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灣連鎖業與大陸消費能級同步“成長”

2012年04月07日 15:56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對於家住上海閔行區的鄭咏琪來説,社區附近的超市、洗衣店、麵包房、快餐店是她和家人常去光顧的場所。偶爾,她也會和同事到公司附近的茶館和咖啡廳小坐,享受工餘的悠閒時光。

  直到置身於“2012上海臺灣名品博覽會”現場,鄭咏琪才忽然意識到,她所熟悉的這些連鎖店大多來自臺灣。

  大多數的上海市民或許都有著相似的感覺,臺灣連鎖品牌已經悄然滲透到他們的日常生活中。而這正是多年來臺灣連鎖業深耕大陸消費市場的一個縮影。

  根據臺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的統計,目前臺灣已經有超過100個連鎖品牌進入大陸各地發展。仙蹤林、真鍋咖啡、達芙妮、元祖、天福茗茶、麗嬰房……依靠標準化經營和優質服務,這些品牌已經在大陸民眾中積累起相當的知名度。

  正如上海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會長李茂盛所言,臺商連鎖業在大陸龐大市場開出一片天,“大陸民眾美好的一天離不開臺商的品牌”。

  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萌芽的加盟連鎖業,如今已成為臺灣商業服務業最重要的業態之一。臺灣相關部門的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臺灣商業服務業就業人數約為252萬人,總營業額為14.3萬億元新台幣。其中,73%的就業人數和14%的營業額由連鎖加盟産業貢獻。

  “自1979年改革開放以來,大陸經濟成長快速,消費力道驚人。近10年連鎖業更呈現平均20%至30%的年成長率。”臺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理事長許湘鈜説,這顯示以出口為導向的“世界工廠”已經開始蛻變為以內需消費為主的市場,而連鎖産業在其中扮演著主力角色。這對有意進軍大陸市場的臺灣連鎖業者而言真是“充滿商機”。

  臺北世界貿易中心董事長王志剛也表示,擁有13.4億人口且每人平均收入快速增加的大陸已經成為臺灣第一大出口及第二大進口市場。因應《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兩岸共同支援商貿服務業,已形成連鎖加盟服務業的龐大商機。

  值得注意的是,大陸“十二五”規劃確立了“消費、投資和出口協調拉動”的經濟增長模式。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日前發佈的一份研究報告更顯示,2012年消費有望成為經濟增長“第一拉動力”。

  農銀匯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資副總監曹劍飛援引數據説,2011年最終消費對大陸GDP的貢獻率僅為51.6%,遠低於全球76.56%的水準。從這個角度而言,大陸消費市場仍有巨大的增長空間。

  為了與大陸消費能級提升同步“成長”,眾多臺灣連鎖業者不約而同地作出了進一步的拓展規劃。

  以“洗不掉,找象王”這句廣告詞出名的臺灣象王國際集團當下在各地已擁有約600家洗衣門店。董事長黃進能在“2012上海臺灣名品博覽會”上透露,計劃三年內在大陸中小板上市。

  龐大的內需市場也吸引著尚未涉足大陸市場的臺灣連鎖業者。作為臺灣美容界的傳奇女性,媚登峰集團董事長莊雅清為在大陸佈局已足足籌備三年,而其計劃是用三年時間令門店數量達到3000家。

  不過,在兩岸業界專家看來,大陸各地消費習慣的差異以及同業競爭的日益激烈,將是臺灣連鎖業者必須面對的挑戰。

  “面對挑戰,如何學習臺灣先進連鎖企業的成功之道,回避‘摸著石頭過河’不知所措的窘境,已經成為許多冀望前往大陸發展的臺灣連鎖業者的強烈需求。”許湘鈜説。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