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側記:鄉音鄉語敘鄉情 閩臺攜手謀未來

2012年03月27日 10:29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3月27日臺北消息 26日,閩臺合作發展餐敘會在臺北舉行,臺灣各界相關代表和福建省閩臺合作交流團成員與會。

  臺灣工業總會會長陳武雄是此次福建交流團的邀請方代表。他認為,福建與臺灣關係緊密,有“五緣”關係,此次交流團的鄉情之旅,對海西未來發展一定會有很好的正面意義,也將推動閩臺經貿合作。“ECFA全面實施,這才只是開始,對兩岸産業界的影響應當是持續的、擴散的。蘇省長率團來臺就是要促進這一點。希望借助海西先行先試的利好,推動兩岸石化等産業永續發展。” 他説。

  中華海峽兩岸産業資訊化合作促進會會長馮定國,同時是平潭綜合實驗區科技顧問。他創建的資拓宏宇公司承攬平潭綜合實驗區相關規劃設計業務。他認為,平潭建設兩岸人民共同家園,必然將推動閩臺經貿和兩岸關係的發展,“平潭到新竹只有68海裏,這是海峽兩岸最近的距離,加上綜合實驗區政策舉措陸續推出,基礎建設不斷加快,這個‘特區中的特區’肯定會大有可為。”

  萬名福建鄉親遊臺中首發團搭乘“海峽號”而來,這個兩岸間首條高速客滾航線帶來的商機,以及閩臺立體交通網路醞釀的機遇,成為兩岸人士談論的話題之一。寧德市市長鄭新聰和臺灣港務公司董事長蕭丁訓,對著一張寧德規劃發展地圖,密切交流。鄭新聰説,自2008年寧德港啟動對臺直航後,對臺直航規模不斷擴大,已經成為大陸對臺開放的重要直航港口。蕭丁訓認真聽著,不時點頭。他表示,對兩岸“大三通”為閩臺帶來的商機樂觀其成,希望未來進一步擴大閩臺海上直接往來和港務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

  臺灣觀光協會會長周慶雄認為,旅遊業應當列入未來兩岸優先合作的內容。“特別是閩臺地緣最近,人文淵源和歷史情懷最密切,要趕緊線上路設計對接、産品行銷推廣等方面先行先試,做大‘海峽旅遊’的品牌。”周慶雄認為,此次福建交流團來臺參訪,意義重大。在兩岸交流交往不斷發展的情形下,閩臺在赴臺遊線路設計、品質保障等方面創新合作,將大大推進大陸居民赴臺遊和兩岸雙向旅遊健康有序發展,“海峽旅遊”應當成為兩岸旅遊合作的品牌和示範。

  “我們協會還跟福建旅遊協會簽署了《閩臺旅遊合作框架協定》,就是希望共同推進旅遊産業融合、推動誠信旅遊服務等。福建已經是兩岸雙向旅遊的黃金通道,臺灣旅遊業界要加緊對接、達成共識。”他説。

  福清貿旺水産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振安,近來動作頻頻。繼2010年在臺北設立辦事處,成為福建首家核準赴臺投資的水産品貿易企業後,最近他的企業又成為福清海峽商品交易中心的投資方。“海西先行先試的舉措,給兩岸企業家交流合作提供了巨大的空間,我們公司這兩年以20%至30%的速度在發展。”參加餐敘會的李振安,希望借助ECFA和海西發展的機遇,聯手兩岸商家,將福清海峽商品交易中心建成為兩岸商品貿易的“義烏城”。

  臺南安平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蔡金安,在廈門投建老臺南劍獅美食文化園。他認為,無論是廈門老城文化還是臺南文化,都有著一脈相承的歷史淵源。他希望把美食文化園定位成閩臺文化沙龍,在庭院裏搭上竹棚擺上竹椅,請兩岸知名學者定期講古。

  蔡金安表示,閩臺曆史文化獨具魅力,福建正在大力推動文化創意産業的發展,這對臺灣業界來説,是個好時機。(台灣網、福建省臺辦聯合報道)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