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八閩千姿:臺灣潮人在廈門為神像做“時裝”

2012年03月03日 09:27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走進臺灣人王智源在廈門杏林的辦公室,可以看到其中各種生活用品一應俱全。他説,“這幾個月是生意最旺的時候”,沒有一刻得閒,只好吃住都在廠裏。

  王智源在廈門開設的刺繡廠,專門為神像做衣服,而且走的是高端定制化的路線,把神明的“衣服”做出新潮“時裝”的感覺,生意火遍臺灣全島,“訂單都要排到兩、三個月以後”。

  來自臺灣嘉義的王智源,家裏從爺爺起就開始為神像做衣服,是當地名牌老店。十多年前,剛過而立的王智源開始在臺灣的老店為爸爸幫手。但他發現,當時隨著島內勞動力成本的提高,包括自家的店舖,各個傳統作坊都改請工廠代工製作神像衣服,結果“千人一面”,只能競相殺價,“再這樣下去,遲早要收攤”。

  2002年,接手父親生意的王智源下定決心來到廈門設廠,重新自製神像衣服,專門承接定制訂單。他説,當時大陸的勞動力成本和物料都比臺灣便宜好多,可以有效降低成本。

  王智源説,隨著時代變遷,不少人,尤其是年輕人,也不滿足傳統的神像衣服式樣,希望能更“潮”一些。他舉起一尊通體銀裝的三太子像説,突破傳統,讓三太子穿上銀甲,就是客人的要求。王智源説,客人提出設計要求後,自己就努力構思將其化為實物,然後往往由此觸發靈感,開發出更多新潮的式樣。當年《滿城盡帶黃金甲》電影上映的時候,他又為三太子穿上黃色外衣,開發出“黃金甲”系列,一樣大受歡迎。

  要把神像的“時裝”做出“新潮”味,每一個細節都要十分精緻。王智源指著三太子衣領邊的鏈子告訴記者,這樣的小部件都是他親自設計,並且用兔絨製作的。一尊30公分左右的三太子像衣服,使用的布料不過50公分見方,卻要費上4、5天工夫製作。

  為了讓自己製作的神像時裝緊跟潮流,王智源經常閱讀時裝雜誌,而且“只要有展覽,我一定去看,希望能刺激靈感”。王智源説,有一次他看到上海有個展覽,立刻讓助理定好機票飛過去,結果到了才發現資訊有誤。不甘心的王智源攔住一輛計程車説,“哪有展覽就把我拉到哪去”。

  讓媽祖穿上金紗材質的外衣,在觀音的裙擺加上蓬蓬裙的元素,每一個穿著王智源作品的神像,果然都透出幾分時尚的感覺。不過,王智源也説,有些文化傳統是不會變的,比如北斗星君要傳八卦衣,王母娘娘的衣服一定要用黃色的底色,“不這麼做,就會被笑沒有基本常識了”。

  王智源説,因為是定制的,做工又特別精細,他的産品,都要比別人“至少貴上兩倍”,靠的就是老客戶的口碑。有很多客戶找到他一問價格,都會説怎麼那麼貴,他總是回答,“交貨的時候就不會嫌我貴了”。王智源回憶説,3年前,臺北的一間宮廟要求他設計兩件神將衣服,給他一年時間,允許他自由發揮,條件是要做出特色。結果王智源用了10個月就交貨了,“客戶非常滿意,不久前又找到我要求再為他們設計兩套”。他特別遺憾的對記者説,“再過兩個月來,你就可以看到我的新設計了,真的很漂亮”。

  王智源對臺灣傳統宮廟民俗活動有很深的感情。他説,近幾年,這些活動又熱鬧起來了,漸漸恢復二、三十年前臺灣經濟高速增長期的盛況。王智源回憶,有一年回臺灣參加迎神活動,一位同業誇獎迎神隊伍中的旗幟做得很漂亮。“那正好是我設計製作的”,王智源説,當時他心裏暗暗大喊了一聲,“爽”。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