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北京臺灣“愛心小店”店長:兩岸這麼近 怎不來

2012年02月15日 08:00 來源:中新社 字號:       轉發 列印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唉……”2月14日,北京前門臺灣文化商務區的臺灣淘寶館人潮涌動,《阿里山的姑娘》歌聲引人駐足。

  循聲而至,小店“豐豐本鋪”門口左上方,古銅色的復古時鐘和桔黃色的小燈顯得很溫暖。店內柔和的燈光下,來自不同産地的商品擺放得井然有序,臺灣的鳳梨酥和工藝品、香港的時裝包、印尼的柚木老樹根器皿,日本的磁器與茶具、泰國的原木樹根衣架……

  店長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熱情地遞上名片。粉紅色的名片別具一格,除了繁體字店名,還印著“Hosue of plenty”及店舖的微博地址。名片背面沒有店長的真名,取而代之的是“Nicole妮可”。

  妮可説,名片上印的昵稱“比較親切”,想和顧客成為朋友。2006年從臺北到大陸後,她對北京巨大的市場感到欣喜。去年11月底,前門舉辦臺灣廟會,妮可接受主辦方邀請開了這家店。

  “我家面積不大,但我想把它佈置得溫馨一點。”妮可將店稱為家,把顧客稱為朋友。“不管買不買,希望到我家的朋友能感受到美,會喜歡上這裡的東西。”

  她將小店佈置得像自己的家,室內配置的用品和商品融為一體,以致于有顧客誤將彩色垃圾筒、畫有萬馬奔騰圖案的屏風和鳥籠狀的置物架當作待售商品。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