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灣學者:大陸再釋利多 “九二共識”是互惠基礎

2011年12月29日 08:06 來源:中新社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灣資深學者、漢青兩岸基金會創辦人陳毓鈞28日晚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國臺辦發言人楊毅在北京宣佈ECFA早期收穫第二階段降稅清單、開放臺灣居民在部分省市申設個體工商戶等利多,將惠及更多的臺灣企業和普通民眾。

  陳毓鈞博士説,需要指出的是,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是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達成的,未來的擴延也必須有“九二共識”才能進行。“假如沒有‘九二共識’、沒有簽ECFA,兩岸經貿合作無法達致今天如此密切的地步。而落實的項目越多、規模越大,惠及兩岸雙方,對臺灣也越有利。”

  陳毓鈞指出,唯有秉持“九二共識”,確立兩岸一家人的概念,擱置爭議、求同存異,進一步加強兩岸合作,才能真正幫助臺灣應對明年全球經濟不確定等更多挑戰。

  在山東等地有投資的臺商劉竹承對中新社記者説,開放臺灣民眾赴大陸設立個體工商戶,是大陸釋出善意的又一舉措,有助於臺灣小企業和個人赴大陸經營餐飲、零售,通過做生意找到新的發展機會。

  另據中央社報道,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28日表示,ECFA早收清單對臺灣的石化業很重要,ECFA要繼續推展,“必須在現有‘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擴大兩岸良性交流”。

  臺南市海峽兩岸經貿文化發展協會當日召開“ECFA向前行,農漁民一定贏”記者會,也力挺ECFA。理事長王文宗表示,ECFA為臺南的農漁産品創造商機,農漁民們都能感受得到。希望未來不要生變,有更多的農漁産品銷往大陸市場。(記者 董會峰 陳悅)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